2016年07月16日07:35 综合

  增速符合预期 政策效应显现外界“担忧”中国经济实属多虑 本报记者 邱海峰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了中国经济半年“成绩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对此,专家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从内外两重困境中“突围而出”,保持了6.7%的稳定增速,并在结构调整中显现出众多积极因素,这再次证明此前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忧”是多虑了。下半年,在协调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稳增长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将能继续维持平稳运行,并实现全年6.5%-7%的增长目标。

  经济指标“稳”字当先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重心落在了一个“稳”字之上。盛来运指出,一、二季度GDP增长率都是6.7%,呈现出阶段性企稳的态势。虽然上半年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但其所创造的GDP增量若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230亿元人民币。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6.7%的增速与预期基本一致,至于新推出的核算改革,其影响应该说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根据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将研发(R&D)计入GDP的研发支出核算改革对GDP增速的影响只有0.02个百分点;过去10年来,计算研发投入对GDP增速的影响也只有0.06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经济上半年的“稳”在产业指标和民生指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全国大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5.2%左右,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与一季度持平;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5%,一季度也是6.5%。

  “就业、物价、居民收入三大民生指标的稳定表现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民生指标是一般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指标,它的平稳运行既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有效稳定居民对于经济运行的预期。另外,民生指标在合理区间的稳定运行也为我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最为基础的稳定环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内外“两难”不容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上半年的稳定成绩是在内外两重困境下取得的。赵锡军指出,上半年,国际上主要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因素:一是国际贸易的持续低迷,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则进一步恶化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国外贸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二是美国持续不稳定的货币政策及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影响,特别是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地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外汇市场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国内方面,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仍在继续。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8%,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指出,对于民间投资的增速下滑,我们需要格外重视,这是短期内的一种负面效应,是很难避免的,下半年PPP的推进及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将成为吸引民间投资回到实体经济的好办法。

  “去产能及新旧动能转换也是我们目前需要抓紧解决的问题。上半年,去产能取得成效,但短期内问题仍无法得到完全解决。新旧动能转换正进入关键期,新动能在加快发展,但依旧不能承担起支撑经济的‘重担’,接下来我们还要在这些方面下工夫。”赵锡军说。

  结构调整继续“发力”

  在困境中保持平稳运行的同时,中国经济上半年不乏亮点。盛来运指出,内需仍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因素,消费的贡献在提升,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服务业仍然是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5%,占GDP比重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7%。

  中国消费和服务业的“抢眼”表现也引起了外媒的关注。《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为完成从低端制造业向消费和服务驱动型经济的转型,中国已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并推进旨在带动工厂生产实现自动化等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鼓励新的增长引擎。

  此外,供给侧改革在上半年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成效。根据统计局数据,去产能:上半年煤炭产量下降了9.7%,粗钢下降了1.1%;去库存: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了2100万平方米;去杠杆: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降成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成本略有下降;补短板:农林水、扶贫及科技等领域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供给侧改革初显成效是上半年的一项重要成绩,接下来,我们需要总结经验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这项改革。”赵锡军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将既有结构改善的积极因素也有内外压力的消极因素,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要落实稳增长工作,并重点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这些,下半年经济将能够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并实现全年6.5%-7%的增长目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刘金磊 SF113

相关阅读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大敌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供给侧改革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