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连奎:需求疲软是根本,产能过剩是假象

  产能就像人的身体,小姑娘一个馒头都吃不完,整天干活的农民工五个馒头都吃不饱。中国经济亦如此,经济虚弱才显得产能过剩,经济一旦繁荣,产能马上短缺。现在要做的是提高经济的产能吸纳能力。

  《财经》报道(记者 张宁)供给侧改革、房地产去库存、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接连出台的国家新政,日益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换挡加速。

  “中国目前对于供给侧改革有所误解。”曾在2006年《美新财长上台,中国应高度关注》一文中成功预测华尔街金融危机的高连奎指出。

  11月24日,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世界经济项目研究主管的高连奎接受了《财经》记者专访。“供给侧改革最该重视的应是制造业的改造升级,而现在中国对于‘互联网+’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新供给。智能制造、精密制造才能够真正提高供给。”这是高连奎表达的核心观点。

  何谓新供给?“滕泰喜欢用美国的苹果手机来表述新供给,李克强总理喜欢用日本马桶盖解读新供给,但我认为,我们的高铁才是真正的新供给。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老供给比新供给重要的多,如果汽车产业复苏了,房地产行业正常了,钢材根本不会过剩。”

  在高连奎看来,供给与需求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很多扩大需求措施本身也是通过增加供给的措施来实现的,而所谓提高“高端供给”本身也会创造新的需求,另外我们也没有必要将政府供给与企业供给割裂开来。

  针对近期的“去产能”化、“去库存”问题,高连奎打了个比喻——产能就像人的身体,小姑娘一个馒头都吃不完,整天干活的农民工五个馒头都吃不饱。“中国经济亦如此,经济虚弱才显得产能过剩,经济一旦繁荣,产能马上短缺。现在要做的不是去产能,而是应该提高经济的产能吸纳能力,经济萧条导致了产能过剩,显得每个行业都不好做,好像产能都在过剩,其实是经济萧条导致的,而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巨大错误。”

  高连奎认为,要分清产能总体过剩,还是结构性过剩,显然中国不存在总体产能过剩,这应该是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中国产能的结构性过剩,也就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剩。官方所说的产能过剩,往往是根据统计报表来的,但是统计报表所显示的产能过剩往往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企业会有经济周期的概念,会有淡旺季的概念,同时,企业不仅要应对每年一轮的经济淡旺季,而且还要应对大概三年一轮的经济周期。因此储备产能有的情况下是必要的。

  按照高连奎的逻辑分析,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这表现在“去产能导致了经济萧条,经济萧条后,需求更下降,更显得产能过剩,更需要去产能。产能过剩说白了就是马克思理论中的‘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表象,而不是真正的过剩,走出经济危机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

  最后,他说,朱镕基时代一直用“需求疲软”这个词,现在却用产能过剩,而需求疲软才是根本,产能过剩只是假象。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