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2日 11:31 财经国家周刊 

  “双创”如何做好加减法

  深化改革,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创业“减负”的同时为创新“加码”。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张曙霞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创新也成为五中全会公报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的提出,是事关国家经济稳增长与结构转型的战略考量。10月19日,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6.9%的GDP增速创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记录。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经济发展周期中,作为创新驱动核心抓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寄予厚望。

  近一年多来,国家层面为扶持“双创”,政策红包不断。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并决定在全国推广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分所得税试点政策,推进结构调整。

  如何引导社会更好地理解“双创”?各部门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为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在为创业“减负”的同时为创新“加码”?10月23日,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联合主办的文津圆桌研讨会,国家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科技部、银监会的相关负责人,与企业界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深入讨论。

  为创业“减负”

  “零成本”创业并不是一句口号。在不少创业园,一个房间有若干张桌子,一张桌子就是一家初创企业;有些电子商务经营者虽没有办公实体,但通过商务秘书公司提供服务,可以正常经营⋯⋯

  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新登记企业315.9万户,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5.8%和19.3%。其中,小微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下)达305.18万户,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96.62%。随着双创工作的持续推进,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格局逐步显现。

  很大程度上,这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创业”门槛不断降低。

  “工商部门为企业的出生、成长以及退出市场提供一整套的制度安排。”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监管局局长马夫介绍,为推动“双创”,工商总局进行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利的开办企业的服务。例如,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等。

  马夫表示,今年年底,登记环节将推出“三证一号”,工商部门给每个初创企业一个终生号,这个号相当于企业的“身份证号”,不用再到税务和质监部门办理,由工商一个部门直接受理即可。

  “宽进”的同时,“严管”也在有序推进。马夫认为,如果放松监管,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严管也是创造公平的环境”。例如,自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制度以来,工商部门对企业采取信用管理。据了解,企业2013年年报的公示率为87.55%,2014年度年报公示率为85.12%,均高于商事制度改革前2012年83.86%的年检率。

  “另外,我们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事中监管又强调部门的协同,从而提升监督效率。”马夫表示,今年9月份,工商总局联合发改委等37个部门联合会签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正式公布,拓展和丰富了工商部门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的限制领域和惩戒措施,建立起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框架。

  税收减负也直接有力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成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微博]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减免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399.7亿元。

  “可以说,现在80%以上的小微企业是免税的。”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合斌介绍,为支持创新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普惠式和特惠式。

  针对所有初创期小微企业,有普惠式扶持政策。一是暂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小微企业范围由月销售收入不到2万元扩展至3万元。

  “这一政策惠及对象非常广。”刘合斌表示,以西部某省的一个区为例,有小微企业2680户,起征点提高到2万元,纳税户剩下370万户,起征点提高到3万元的时候,只剩163户。

  二是税收优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9月初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规定,自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按50%的所得额和20%的税率纳税。

  “针对特定人群(大学生、农民工、下岗职工、残疾人以及科研人员等)和特定行业(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特惠式税收扶持政策。”刘合斌强调,对于科技型企业,税收扶持一直在不断加码。

  例如,对于创业投资类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照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刘合斌透露,这一优惠将延展到私募基金,相关政策很快会出台。

  “税收对技术创新、或者技术产业升级的扶持是最扎实,最突出的政策之一,而且不可能减少只会增加,在广度、深度上将惠及更多企业。”刘合斌表示。

  刘合斌认为,接下来,要想让创业创新的洪流真正涌现,政府还要继续做好减法:一撤“屋顶”,即从正面清单管理转向负面清单管理,给予创新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撤“墙壁”,即加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整合理顺职能,从而切实做到“一站式”管理;三撤“桌子”,即从事前审批逐步转向事中事后监管。

  给创新“加码”

  除了减负,如何为创新做好加法,也是当前“双创”需要考虑的问题。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的一个共识是,当前“双创”的问题在于创业多、创新少,且过多地集中于互联网领域,而能源、材料、环保、生物制药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

  “如果说以前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使我国科技发展在深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当下的双创则在广度上提出新的要求。”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曹国英认为。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曹国英指出,在创新方面,国家高新区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还应成为双创的主要据点。例如,2014年,129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2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园区增加值(GDP)6.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0.4%,而且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100多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但单位产出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 半。

  曹国英表示,科技型的创新企业,除了与传统领域创业面临一样的风险外,更多的风险则来自于技术成熟度和技术放大的问题,即技术在转化过程中有一系列风险会影响产品能否顺利产出以及参与市场竞争,“这需要成熟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队伍来支持引导”。

  针对当前创业创新融资体系尚不健全、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的落实协调不到位等问题,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廖媛媛透露,下一步银监会将出台投贷联动指导意见,鼓励并从制度上规范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支持双创企业融资,保障初创期或成长期的中小科技型企业资金供给的持续性。指导意见将在投贷双方的项目筛选、利益分享、风险共担、风险补偿等方面确立明确的制度安排。

  廖媛媛还认为,当下“双创”的创新是一个从下而上的体系,但实际上要结合从上而下的模式,让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或科创实力强的核心大企业带动上下游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再带动毛细血管的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链的创新。

  其实,不少企业正在行动。例如,腾讯北京公司总经理刘勇介绍,自2011年腾讯开放平台以来,已经诞生了20家上市企业、50位亿万富翁、400万款应用。与此同时,腾讯今年要在全国建25个线下众创空间,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政策的配套会对新业态有很大的影响,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发展空间,还应创新管理的模式,不能用管马车的规章去管蒸汽机车。”刘勇指出。

  为适应新时期要求,传统企业则通过要素的重整、流程的再造以更加适应市场化竞争。据一方集团副总裁刘永旺介绍,该企业正在推行内部合伙人制度,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其创新活力。

  对此曹国英认为,大企业将创新平台开放给广大创客,创客围绕其产业链的创新的成功率大大提高,这一模式应进一步推广。

  “有些领域的创业创新需要大环境、大资源和大政策联合主导,例如制造业2025的转化;有些创新,可以靠民间试错来引领,能否存活交由市场决定。”刘永旺认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