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09:40 界面 

  摩根大通朱海斌:建议"十三五"增速用灵活的区间目标

  “未来5年仍将处于经济调整期,尤其在未来一两年经济增速还会缓慢下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10月28日在“十三五”展望研讨会上表示。

  这也是中国政府制定五年规划时第一次遭遇经济处于明显下行通道,因此市场对“十三五”经济增速的目标格外关切。

  朱海斌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不要谈数字目标,可以重申2020年实现GDP翻一番,这其中隐含的平均增速实际上就是6.5%。不确定具体数字目标的好处是,对于年度工作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在实际运行中形成更贴近实际的经济增长目标。

  在此之前,央行[微博]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微博]近日也提到类似观点。黄益平指出,目前合理的经济增速不稳定,如果继续坚持“点目标”,很容易造成被动的局面。未来应该真正落实已经提出的“区间调控”的框架,以通货膨胀界定增长的上限、以失业率界定增长的下限。

  三季度经济增速“破7”的背后,有一些变化值得关注。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分化,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继续下滑,已经成为延续了一段时间的常态。然而,在第三季度股市下滑后,金融服务业并未如外界所预期的应声降落,而包括房地产服务业、零售、餐饮和其他一些方面的服务业,在三季度的指标继续上扬。

  对此,朱海斌预测,金融服务业在四季度的下滑幅度将比三季度大,会出现一些修正,这会对四季度的服务业增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化的现象也可能在四季度出现一些反转。

  他认为,原因在于,四季度在投资方面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可能会出现好转,关键是跟最近一两个月经济政策的调整有关,一方面是货币政策,连续的降息降准,同时财政方面这几个月明显比较积极。

  不过,在经历短期内的修正后,朱海斌并不看好未来一两年的经济复苏。他预测,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是6.9%,而2016年会继续下滑至6.6%。

  主要理由是,第一,去产能的过程还在持续,没有到达新的阶段。反映在重点的产业过剩领域,如钢铁、水泥、玻璃、造船、汽车等行业,尽管今年产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根本的改变,预计未来一两年去产能过程仍然会持续。

  第二,与房地产相关。尽管今年房价出现了近半年的反弹,9月份单月土地销售也由负转正,但朱海斌认为,此轮房地产会跟以往的复苏不同,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会出现2%的负增长。原因在于,这一轮虽然在销售和房价方面出现了反转,但是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明显,可能需要接近5年时间才能把目前的库存清掉。

  更重要的是开发商的态度不同以往。“虽然开发商对目前的房价上涨表示欢迎,但是很少数的开发商表示目前会再买地,再开发新的楼盘。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态度是做完这一轮就可以走,彻底退出房地产市场。”

  第三,最近两三个月政策调整非常积极,所有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短期内都往稳增长努力。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基本上在经济短期回暖以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往回走。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几年不会看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未来主要取决于PPP和准财政措施到底有多大力度。货币政策方面,降准空间比较大,降息非常有限,10月份的这次降息很有可能会是这一轮降息周期的终点。

  不过,朱海斌认为,“十三五”期间仍有释放改革红利的四大领域,包括土地改革、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市场化和继续开放,一旦有突破可能会对经济中长期增长带来一些比较明显的红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之后,包括金融改革、财政改革、国企改革在内的各个改革领域都出台了具体内容,唯独土地改革没有一个全局性的部署,还是停留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比较宽泛的阐述范围内。

  未来5-10年,新一轮的土地改革有可能会真正产生改革红利,或者带动中国经济持续性的增长,配合经济结构转型。

  朱海斌判断,这一轮土地改革的内容和上一轮的土地改革会有很大的区别。上一轮是1998年房改以后,此后一系列在城市地区由土地制度产生的变化,包括土地的招排挂制度、土地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投资等,形成了上一轮土地改革的红利。

  而新一轮的土地改革,核心在于农村用地流转制度,相对应的概念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农村集体用地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流转和价值,而且产生的现金流可能不再用于政府的投资,而是用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民进城之后怎么创造就业机会,怎么提供一些基本的城市居民的服务,是下一轮土地改革的重点。

  相对应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会使就业机会从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转变为在城市里扎根,农村人真正成为城镇人。

  朱海斌认为,一旦土地改革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顺利得到执行,这有可能是带动中国经济下一轮经济增长非常强的一个动力。

  此外,朱海斌认为,中国不太可能单靠消费一驾马车就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要维持稳定增长,必须在制造业实现产业的升级。因此,调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毫无疑问会是今后五年的一个主题。

  他指出,这几年的创新在新型商业模式方面要比技术创新走得快,并没有两条腿同步走,技术创新方面有很大的空间。怎样真正贯彻“中国制造2025”,如果有一些具体的指标,比如在研发、教育方面的投入、配套的措施,值得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关注。

  朱海斌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仍然存在。在实现技术升级后从中低端往中高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将从新兴市场国家,变为中高收入国家,例如韩国以及欧元区,相对他们来说,中国的成本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0叶静宇界面记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