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悄然而来 中国GDP被低估?

  王子约 林小昭 王玉凤 秦夕雅

  中国经济三季报昨日“出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回落至6.9%,虽然创金融危机6年以来最低水平,但好于普遍预计的6.8%。

  当一些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产生忧虑时,另一些人却因为某些行业呈现出的亮点而惊叹,甚至有人认为,中国GDP还在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核算,而近年结构转型效应明显,一些新经济形态和大量兴起的小微企业没有统计进去,GDP很可能被低估。

  业界人士认为,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光用一个GDP的涨跌,恐怕很难反映全貌。

  三产超半壁江山民生数据亮眼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单一数据已经难以准确把脉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不少机构分析认为,6.9%的增速相较过去,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其总体特征是新旧产业分化继续加大。

  从总体来看,服务业增长比较快,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的49.5%高出近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

  从传统龙头产业来看,钢铁、水泥、建材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增速都出现了下滑,短期来讲对工业下行产生压力。另外,前期增长较快的汽车、手机等行业市场容量也进入了调整期。与之相对应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新动力发展继续加快。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透露,1~9月份,网上零售额增长接近40%,此外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都在翻倍增长。

  此外,在工业结构中,1~9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仍然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

  尽管新兴产业接棒“龙头”的态势逐步显现,但传统产业的顺利落地依旧值得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昨日对本报表示,新兴产业的成长固然值得关注,但是决不能因此就高枕无忧,而应该只争朝夕地处理传统产业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尽管“重数据”表现疲软,但一些“轻数据”却表现亮眼,也是这些数据,更能体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盛来运在会上表示,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收入总体的增速是超过GDP的。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超过同期GDP增速。

  收入增加的同时,价格却稳定在可控范围。数据显示,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虽然三季度CPI涨幅比上半年扩大了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调控目标之内。

  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1至9月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6.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

  此外,就业、绿色指标、能耗指标等在下半年都呈现出向好的走势,特别是就业,今年1~9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有专家对本报称,随着“十三五”时期的来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入收官阶段,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更侧重于提高人民福祉,以保持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

  新动力加快发展

  就在统计局公布三季度数据的当天,李克强总理参加了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并临时上台讲话为创业创新者“站台”。

  李克强强调,大企业员工和草根创业者通过创新创业都可以成为更多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这既是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双创为所有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有能力的人通过自身奋斗获得上升通道。

  作为“双创”的提出者和力推者,李克强深知,这些创业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活力来源。

  国家工商总局10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注册资本(金)2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8%和40.9%。其中,新登记企业315.9万户,同比增长19.3%。

  随着各地对商事制度改革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今年以来全国新登记企业315.9万户,同比增长19.3%,注册资本(金)19.4万亿,增长44.3%。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新登记企业数量连续6个月保持高位,每月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保持在35万户以上。

  目前,我国每千人企业拥有量达15.2户,同比增长19.4%,去年年底这一指标为13.3户。虽然与一些发达国家千人企业达50户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目前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从产业结构看,截至2015年9月底,实有第三产业企业占实有企业总户数74.5%。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专业服务企业发展较快,这可以为丰富和完善创业起到支撑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前三季度,企业管理服务新设企业数量17.86万户,同比增长42.21%;法律服务企业数量589户,同比增长46.52%,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数量1.23万户,同比增长38.17%;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数量1708户,同比增长12.22%。

  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工业、制造业大部分都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建立基础设施,以前的制造业以小规模、小打小闹为主,现在工业已经发展到中后期阶段,以大型、规模化生产为主,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下设立的企业大多是个体创业和小规模的创业,因此其创业的类别必然以切入服务业、商贸业为主。

  这种新经济和结构转型,在地方也表现明显。今年上半年浙江GDP增速8.3%,但杭州GDP增速高达10.3%,其中传统制造业增长率不超过5%,新经济增长幅度普遍为两位数,其中最高的电子商务增幅为55%,约占全省GDP四分之一的杭州新经济,直接拉动了浙江省整个GDP的增长。

  在“互联网+”、创业创新引领下,今年上半年浙江服务业表现抢眼。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0%,对GDP的贡献率达64.9%,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浙江大学[微博]陈建军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服务业呈高速增长且占比提高,是浙江各产业高度融合和新产业崛起的重要表现。

  中国GDP被低估?

  凭借这种动辄百分之四五十的“井喷式”、“爆炸式”增长,中国经济的新动能赫然在眼前,但由此引发的中国GDP是否被低估的争论也悄然而起。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基金的新兴市场业务董事长麦朴思就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速远大于官方的统计数据。由于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经济的转型,经济中有很多东西在统计时并没有被计入。

  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叶翔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型,但统计方法还停留在旧周期,导致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叶翔认为,过去几年增长较快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公司规模小、数量多,许多公司是过去一两年新成立的,在上一个周期根本不存在,即许多服务业公司的产值是从零到正数,增长速度是极高的,因此,如果完全沿用过去的统计方法,必定会低估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事实上,现有的统计方法并未能全面反映服务业的许多贡献,例如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众多数据就难以准确掌握,而电子商务平台如今对中国人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程度却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前中国和印度首席经济学家理查德·赫德也表示,中国还在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GDP的核算,而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在执行新的GDP核算方法,这是2008年联合国[微博]和OECD共同颁布的一个新方法。根据更新后的核算方法,研发成本被列为一种投资,与来自出租房屋的收入一起被加入到GDP的核算过程中。

  “如果按照新的核算方法,深圳的人均GDP会有比较大的拉升,因为深圳本身GDP研发投入的比例高,而且来自出租房屋的收入也比较可观。”10月10日赫德在深圳举行的“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专题座谈会上如此表示。

  他认为,根据新的核算方法,深圳GDP将提高10%~15%。在他出示的图表中,按照新的GDP核算方法,深圳人均GDP向3万美元逼近,超过很多OECD成员国人均水平,可居第二位,仅低于日本。

  业界人士表示,这次统计局三季度GDP核算,采用了新的分季度、分行业的统计方法,是按照IMF[微博]标准,但2008年版的SNA标准还没有被应用,确实没有包括研发和房租等内容。如果这一统计方法推广到中国其他城市和省份,同样会发现GDP被低估的现象。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