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第40期封面。中国经济周刊第40期封面。

  10月5日,多数中国人正在享受国庆假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下称TPP)12个谈判国在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的消息传来,TPP随即成为热门词汇,引发讨论,乃至争议。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被排除在TPP之外,这引发了部分国人“美国意在通过TPP孤立中国”的担忧,奥巴马“我们不能让中国制定世界经贸规则”的表态更为此提供了“佐证”。但同时也有评论认为,中国应以积极心态应对TPP,以当年对待WTO[微博]的心态对待TPP,视之为“以开放促改革”的契机。

  其实,TPP本质上是一份自由贸易协定,在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后,这样的区域自贸协定已不鲜见,因此除了政治上的考虑外,它首先触动的是协定达成国间既有的经贸格局。而在TPP达成后,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汽车行业巨头福特等均对协定表达了反对,这也是因为他们看到了TPP对他们自身或其所代表利益可能的冲击。

  我们有必要正视TPP。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中国对美国推动TPP持开放态度,中国应对的战略就是超越零和博弈。就是开放合作,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TPP究竟是什么?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陈惟杉 | 综合报道

  TPP是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简称,这份协定目前覆盖12个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与WTO和FTA相比,TPP有什么突出特点?

  经济学家张燕生认为,TPP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WTO实施的是低关税,而TPP是“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12年内免除”,因此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要优于WTO;二是涉及领域从贸易和投资扩展到涉及商品贸易之上的环境政策、劳工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投资环境、市场平等竞争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比WTO有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三是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设置了贸易壁垒,因此这个看似自由贸易的过程,实际上是美国的“去全球化”,从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退回到少数国家对其他国家排他性的区域壁垒。

  从 “P4协议”到12国的贸易协定

  人们一般认为,TPP协定最初在2002年APEC峰会上倡议,但很难想象,这份被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描述为“高标准、全面”的“21世纪贸易协定”的初始成员国仅有四个——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2005年7月,上述四国签署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下称TPSEP),又被称为“P4协议”。

  2008年年初,美国与P4成员国就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展开谈判,同年9月,时任美国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宣布,美国将成为第一个与P4成员国就缔结TPP展开谈判的国家,并计划在2009年年初展开首轮谈判。2008年11月,澳大利亚、越南、秘鲁三国宣布加入谈判。

  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新一任总统,当年10月,马来西亚也宣布加入谈判,这样一来,参与谈判的国家数量变为9个。11月,奥巴马开启了其任期内首次对亚洲的访问,他重申了美国此前对于达成TPP的承诺。12月14日,新任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向国会表达了奥巴马希望TPP谈判达成一个“高水准,并有广泛基础的区域协定”的愿望。就在2010年APEC峰会的最后一天,9个谈判成员国领导人提议于2011年11月完成谈判。

  2012年6月,加拿大与墨西哥宣布加入TPP谈判,其中,加拿大在2010年便成为谈判的观察国。2013年7月,日本正式加入TPP谈判,成为TPP现有12国中最后加入谈判的国家。

  当然,TPP的谈判也并非“只进不出”,2014年4月,奥巴马访问菲律宾时,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曾表示菲律宾“正在为实现加入TPP而筹备”,然而今年3月,菲方明确表示放弃参加TPP的方针,并称这是基于截止到2016年6月阿基诺总统任期满前,一些必要的法制整顿工作来不及完成的判断。

  而在TPP现有的12国中,中国已经与其中的8个国家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没有协定的只有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TPP与其他贸易协定也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比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同为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成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下称USTR)网站就指出,TPP弥补了NAFTA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可以被称为后者的“升级版”。

  TPP是妥协下的高标准?

  从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有关国家共展开了19轮正式的TPP谈判,此后,谈判继续以首席谈判代表会议、部长会议等形式进行,直至今年10月5日各方于亚特兰大达成协议。

  如果从2010年开始算起,TPP的谈判已经进行5年有余,各方所谈的TPP到底是什么?

  其实,TPP在性质上属于部分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TPP的基本结构与其他FTA也不存在实质性差异。TPP中的大多数主题,已经为WTO协定所涵盖,例如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反倾销反补贴、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但TPP提高了这些议题的标准,同时纳入了一些新议题。

  根据USTR网站已经发布的协定简介,达成的协定包括30个章节,涵盖贸易和与贸易相关的问题,从商品贸易到海关和贸易便利化、贸易的技术壁垒、贸易救济、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

  有分析认为,TPP是以2001年1月正式生效的新西兰—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ANZSCEP)为蓝本而缔结的。ANZSCEP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电子商务交易、竞争、关税手续、投资、贸易的技术障碍、卫生植物检疫、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都制定了具体的条款。由于ANZSCEP第4条规定废除所有产品的关税,在贸易自由化方面没有例外,因而被称之为高水平贸易自由化的FTA。由于TPP是在ANZSCEP的基础上缔结的,因此,其内容与ANZSCEP大体相同,也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高水平的FTA。

  在TPP谈判过程中,各方希望突破传统的FTA模式,将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贸协定。一般FTA谈判都会涉及很多例外,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例外,而TPP协定试图打破传统FTA模式创立新模式,制定高标准的贸易协定。

  除了贸易自由化的内容之外,TPP规则和标准还涉及经济立法、金融改革、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劳工标准和竞争中立等多项内容。其“门槛”的高度超越当前其他普通投资贸易协定。有评论认为,TPP的标准之高,特别是在限制国企等方面,甚至连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存在达标问题。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在国有企业方面,不但在国企账目和人员方面要求较高的透明度,也要求国企采购向TPP成员国开放。

  无论是缔结高水准的FTA,还是成为所谓“21世纪的贸易协定”,这都是TPP谈判希望达成的目标,但实际的谈判过程其实是各方相互妥协的过程。

  比如此次12国在亚特兰大达成协议后,美国国内的汽车行业巨头福特随即表示反对,据分析就是因为最终达成的协议中未将禁止汇率操纵的条款列入其中。在美国,汇率操纵一直是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日元走弱,使丰田及其同行获得竞争优势,因此美国汽车业及其在美国国会中的支持者要求TPP协定将禁止汇率操纵纳入其中。

  此外,根据此前谈判透露出的信息,TPP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条款可能让美国烟草企业成功起诉TPP成员国政府为民众健康着想的烟壳包装政策,而对于制药企业专利的超长保护期,则可能让发展中国家的民众面对更高的药价。不过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达成的TPP中,烟草业被排除在ISDS之外,医药禁仿年限也由原先的12年降至8年。

  正是由于这些“妥协”的存在,使得TPP的“成色”似乎相比于预期打了一些折扣。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我并不支持目前所了解到的TPP版本。我不认为它能满足我曾经设定的高标准。”

  新西兰贸易部长格罗泽在回应一些领域没能完成预想的准入放开和高标准时表示,达成的协定确实没能完全消除壁垒,但是它“定下了未来的趋势方向”,未实现的目标可以是各方未来继续努力的领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