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短期下行传递三大积极信号

  ■阎 岳

  在央行[微博]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后的两天内,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已经超过了3.5%。笔者以为,对于已经高度融入全球经济的我国来说,央行的果断行为释放出了三个信号。

  首先,遏制出口增速下滑,为实体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持。

  7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8.9%,这个数据令各界感到惊诧。造成出口疲弱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外需改善乏力、人民币升值及去年同期月度基数偏高的原因。

  因此,通过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来提升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有利于维护出口企业的利益,进而为实体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持。

  其次,提早布局美联储加息,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腾挪出空间。

  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份加息的预期正在升温。央行此次时机选择恰到好处。

  央行此举可以收到两方面实效:一方面可以把更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有效避免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和流动性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可避免人民币汇率渐进式调整产生大量的套利空间,有利于金融稳定。

  除了提早布局美联储加息外,人民币汇率此番调整也为货币政策工具后续使用腾挪出了空间。

  在经过了上半年组合拳式的出招后,当前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空间已经大幅缩窄。但实体经济乃至金融市场都确实需要流动性支持,但又不能形成洪水。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将那些在国内兴风作浪的热钱挤出去,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5%,降准还有较大空间,降息也存在很大可能,其他定向政策工具更可随用随取。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会继续稳步前行。

  7月14日,央行发布《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规定,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实行备案制,且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

  结合完善中间价的行为,现在看来,央行的举措是步步为营。这个通知稳定了这些境外机构投资者,它们不会因为人民币贬值而轻易撤离中国市场,国内金融市场也将处于稳定状态。

  央行此次选择主动性贬值消除了相当程度的贬值预期。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年内将贬值3%左右,现在一步到位,可让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现在,银行间市场已经全面开放,人民币资产的收益要远高于其他货币,这将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境外机构对国内市场的投资力度。

  至于人民币本次贬值是否会影响加入SDR?笔者以为,人民币加入SDR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而伤害本国经济是得不偿失的。相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提升,加入SDR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