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扬鞭催马地方加快发债 上报债务总额16万亿

2015年04月29日 05:5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收藏本文     

  经济增速下行、财政收入减速、地方债置换推迟等种种压力叠加之际,财政部28日发文催促地方提速财税改革,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一些省市已经开始梳理可拉动投资的项目清单,以少量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的财政杠杆作用可着力发挥,减税力度也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郭田勇[微博]则对南都记者分析称,靠地方政府发债来带动投资并不是稳增长的最优选择,而应加大对民资开放和多减税。

  地方上报债务总额16万亿

  昨天,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推动地方财政部门履职尽责奋力发展全面完成各项财税改革管理任务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直言,今年以来地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面临一定困难”。

  《意见》要求地方财政部门明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快推进落实已确定的各项财税体制改革措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表示,财税体制改革到2016年要完成重点工作任务,2014-2015年是该项改革的关键时期。目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已取得多项进展,消费税、资源税等税收制度改革正在推进中。

  《意见》并要求地方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安排,抓紧做好债券发行工作。

  目前财政部已向地方下达了1万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但原定于4月23日首先发行省级地方债的江苏未能如期发行。江苏省原定发行首批648亿元政府一般性债券,作为财政部万亿债务置换计划之一,这些债券发行后将全部用于债务置换。据称未能如期发行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和银行对利率定价没有达成共识。财政部官员4月25日出席第二届长三角财税论坛时证实,目前地方自行上报到财政部的债务总额约为16万亿元。

  此外,《意见》还明确,地方应创新推广财政资金管理方式,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特许经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支出预算执行等。

  《意见》表示,要层层抓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奖励追责环环相扣,对落实财税改革管理任务中的懒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或问责。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必须要积极发挥财政作用,有些省市已经行动了,开始梳理可以拉动投资、扩大消费的项目清单。”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鉴于中央正在清理财税优惠政策,现在已经不可能再用优惠来吸引项目,而要用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并且更多用于民生、公共服务和基建等支出。

  财政杠杆作用在降低

  在地方债压力下,地方政府哪里有钱去做种种投资和支出呢?“并不需要财政出很多钱,财政主要是发挥杠杆作用,更多要释放社会资本。”匡贤明表示,随着对民资放开,财政的杠杆作用还有很大发挥空间。此外,“减税也还有很大空间,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还能加大。”

  对于江苏省首批发债失败,匡贤明认为“这是财税改革的进步,市场将倒逼地方政府加快改革。”他分析,地方债的改革方向是从此前的代发代还转变为自发自还,这需要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市场化的方式来管理地方债,将不再是国家信用而是地方信用。“江苏的债券难发是市场行为。债务置换,是以新换旧,发新债筹集资金来还旧债。这就涉及地方政府的还债能力、信用水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变成市场主体。”他说,地方政府须尽快调整适应。

  “很多投资完全可以交给社会资本去做,关键是要对民资开放,把投资权和运营权都交给他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郭田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直言,地方不能单纯为了支持地方经济投资项目来发债,这并不是提振经济的最优选择。

  他认为,财政带动基建投资的杠杆作用在降低,中国西部还是有一些空间,但中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已不大,靠基建带动经济的财政杠杆作用值得商榷。

  郭田勇表示,所谓积极财政,政府发债、多投资是一种,但少投资、多减税也是一种。“减税就行,降低企业税收,不用急着投资。现在鼓励全民创业,应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税收环境。”

  采写:南都记者 辛灵

文章关键词: 债券地方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独家:东航客机飞7小时绕30圈降落尼泊尔
  • 体育西甲梅西2球巴萨6-0 世锦赛丁俊晖暂4-12
  • 娱乐冯小刚炮轰速激7:没完就走了 看不到人
  • 财经国资委称央企合并报道未向其核实
  • 科技中国iPhone销量首超美将成最大市场
  • 博客超级富豪开低档车为何成新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大性教育火爆20年:台阶过道挤满人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中国式QE和人民币汇率的困境
  • 叶檀:股市的杠杆噩梦
  • 朱大鸣:央行直接放水是福还是祸
  • 李锦:“央企合并潮”的是是非非
  • 易宪容:两桶油涨停透露俩重磅信息
  • 徐斌:人民币汇率近期暴涨有大秘密
  • 谢逸枫:房价复苏上涨动力卡在银行
  • 金岩石:疯牛行情还能延续多久
  • 叶檀:银行不愿当地方债的接盘侠
  • 天天说钱:你读懂了财政部长的警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