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茅:建立企业经营异常黑名单 让失信企业寸步难行

2015年03月09日 12:04  中国新闻网 微博 收藏本文     
3月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商事制度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新社发 金硕 摄   3月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商事制度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新社发 金硕 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9日11时举行记者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商事制度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张局长,刚才您又提到了关于宽进严管的问题,我想请问一下,相对于以前的严进宽管,我们现在的宽进严管,具体这个“管”是怎么管的?相比于以前的“严”,到底严在哪儿呢?谢谢。

  张茅: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先简单介绍一下“宽进”的情况。所谓“宽进”,就是我们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通过把企业的实缴制改为任缴制,“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年检改为年报公示,巡查改为抽查等措施,降低了门槛,放松了企业进入市场的管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张茅:一是市场主体的数量大量增加。经过一年的改革,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是1340.73万户,同比增长18%;注册资本(金)22.38万亿,增长了90%。其中,企业383万户,增长了将近50%,注册资本(金)增长了1.02倍。有一个数字大家可能比较好记。改革前,我国一天诞生近7000户企业。改革以后,增加到1.05万户,平均每个企业改革前注册资本(金)是399万,改革之后增加到539万,增长35%。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经过2012、2013年这两年的下降后,止跌回升,增长了8.4%。所以,企业增长的数量还是非常明显的。[11:58]

  张茅: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对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新增企业当中,78%都是第三产业,而其中,像电子信息、科学研究、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占到了31%。

  张茅:四是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我们测算,小微企业开业以后,一个企业用工在7到8个人,个体工商户在3个人左右。现在全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吸纳就业2.5亿人,改革以来的一年,增加了3646万人,增长16.5%。也就是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就业不降反增,对于稳定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张茅: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关于严管的问题,这是商事制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不要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所谓加强严管,第一个就是要转变监管的理念,从过去比较多的是依靠事前的审批转向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

  张茅:第二个关键的转变,就是从单独依靠政府的监管,转向社会共治,就是说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包括新闻媒体在座朋友们的舆论监督以及政府的监管。

  张茅:第三是着力构建信用监管体系。通过企业的信息公示,公示信息的抽查,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真正让失信的企业寸步难行。企业一旦失去信用,在银行贷款、政府招投标等等各个方面失去信用;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信用创造财富。

  张茅:四是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我们和其他的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的制度,这些信息都在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上,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信息可以查询到。同时,抽查是随机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对企业的抽查随机,再一个是抽查的主体随机。也就是说,市场监管部门,比如像我们工商部门执法人员也是随机决定的,哪个工商局、哪个工商所、哪个执法人员去抽查,都是随机的,这样保证公正执法。另外,不仅企业的违法信息在网上有公示,执法部门的处罚信息在网上也会公示,这样便于社会对执法部门进行监督。

  张茅:五是依托大数据进行监管。现在信息化发展非常快,企业的经营在网络上都会留下轨迹。通过信息化监管,将来我们对企业的检查有些就不需要面对面了。同时,通过信息化数据的分析,能判断一个企业是守法经营,还是违法经营。所以,加强严管的核心就是信用监管,建立企业守信的机制。如果企业信用体系大大提高,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和逐步的解决。谢谢。(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张茅工商总局小微企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纪委:苏荣家从老到小都有涉腐
  • 体育上海德比申花6-2申鑫 鲁能2-0 国安3-0
  • 娱乐央视主持人:电视节目被绑架 有人买收视
  • 财经国产智能马桶盖多出口日本 国人高价买回
  • 科技发烧ke|日本村田:从机器人到智能家居
  • 博客马未都:中国文物在法国被盗是谁干的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调查称67%学生曾因室友间矛盾想调寝室
  • 张明:亚投行如何拿到AAA评级
  • 刘姝威:格力与“破格”谁是赢家?
  • 易宪容:住房需求能释放的三个前提
  • 天天:毛大庆抛弃万科的“核心秘密”
  • 许一力:西铁城不是中国引资的滑铁卢
  • 毛大庆:写在告别万科即将创业之际
  • 余丰慧:抓住互联网金融的大投资机会
  • 占豪:2015股市的机会在哪?
  • 洪榕:券商牌照放开对A股影响深远
  • 陶冬:欧洲资金流入 美国就业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