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货币政策脉络看2015:全面降准降息可能性大

2014年12月25日 03:20  证券日报  收藏本文     

  从今年货币政策脉络展望2015

  全面降准降息可能性大

  2015年强改革的重点是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弱刺激将主要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降准、降息、信贷等方面

  ■本报记者 闫立良

  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会上,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将当年的货币政策定位为趋于中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则偏紧。2014年在经过两次定向降准、定向降息和全面降息之后,继续坚持中性取向的货币政策则向偏松方面倾斜。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5年货币政策定的基调是“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从之前两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的脉络来看,再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2015年货币政策在操作实施上仍将维持2014年中性偏松的态势,强改革、弱刺激是最大的看点。

  今年以来,央行以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平抑流动性的异常波动,政策发力以定向为主,通过公开市场利率调整推动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11月份采取的不对称降息又将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四个变化成为货币政策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就是强改革、弱刺激。实现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的目标,需要央行将这种操作思路延续下去。

  强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2015年强改革的重点是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以及金融改革经验的移植和推广。

  在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后,今年11月份的不对称降息被认为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一招妙棋。这是对传统利率调整方式的改善,体现了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及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带动债券等其他金融产品定价下调,同时又有利于把正利率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维护存款人合理的实际收益,扩大居民消费,提振内需。

  这次不对称降息的最大看点是同时把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央行发言人称,此次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扩大,不仅有利于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为未来全面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的简并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培育和增强定价能力建设,这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下一步,央行将密切监测、跟踪评估各项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并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和改革所需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增强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

  11月30日下午,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业界推算,《存款保险条例》最快将于明年1月份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专家认为,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可以为民营银行、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一般来说,存款保险对不同经营质量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费率,并采取及时风险纠正措施,有利于促进形成有效竞争、可持续发展、主要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形成更加合理的金融体系结构布局,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将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做好铺垫。

  对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的经验,决策层要求尽快在更大范围内播种扩散,尽快开花结果,对试验取得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上海经验”的重点是金改,主要跨境人民币资金使用、跨境融资、外汇管理、资本项目开放四个方面。目前,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其中部分已经在全国推广复制。

  弱刺激体现在哪些方面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弱刺激将主要体现在公开市场操作、降准、降息、信贷等方面。

  首先,公开市场操作将是熨平时点性流动性波动的重要工具。传统的正、逆回购、新创设工具以及国库现金定存操作将会灵活使用,传统工具与新创设工具相辅相成,可在保证流动性总量适度充裕的同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其次,定向降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可随时启用,而全面降准或与金融改革相伴而行。

  今年以来,央行的两次定向降准主要是发挥信号作用,通过建立信贷结构优化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涉农信贷投放比例。但定向降准有一定的局限性,虽可随时启用,但也不会太过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将发挥总要作用。

  业界预测,今后同业存款可能纳入普通存款范围,如果这项规定实施,则将引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上缴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通过降准来释放才会最有效。

  民生证券发布的报告称,存贷比的进一步调整,或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其中包括余额宝[微博]类货币基金。若照此执行,存款准备金将多补缴1.76万亿元。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已没有维持的必要。

  因此,全面降准的时机将视实体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进程而定。

  第三,定向降息或全面降息是引导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应大胆使用。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小、实体经济需要降低利率的背景下,不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扩大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松紧适度的货币环境。

  第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未来央行将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信贷政策的信号和结构引导作用,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优化信贷结构。从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来看,增加信贷投放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业界预测2015年新增信贷投放或许将超过10万亿元。

  央行在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2015年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重在优化结构、盘活存量。货币政策弱刺激将主要体现在上述四个方面。

文章关键词: 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央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约什赴火箭联手魔登 骑士主力赛季报销
  • 娱乐女主持人王婧涉毒被拘 曾主持美丽俏佳人
  • 财经国家电网系统今年至少五位高管“出事”
  • 科技评测优麒麟:乏善可陈的国产操作系统
  • 博客石康到美国后对中国姑娘全盘否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2月四六级真题答案 女生开豪车卖苹果
  • 牛刀:反驳谢百三人民币论 别装了
  • 易宪容:美元强势将持续到2015年
  • 凯恩斯:未来沪指有两种可能的走势
  • 如松:中国会落入美元升值的债务枷锁
  • 马跃成:地产大佬为何如此悲观失望
  • 余丰慧:不动产登记使楼市撞冰山
  • 巴曙松:为什么出现满仓踏空牛市套牢
  • 王海滨:美元上涨逼仓全球货币
  • 钮文新:中国金融结构已严重扭曲
  • 向小田:土豪安邦买民生银行的3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