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分析降息背后逻辑:为保明年7%左右几乎必降

2014年11月24日 09:4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财经讯 11月24日消息,21日晚央行[微博]突然宣布降息,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华泰证券徐彪分析此次降息背后逻辑称,临近2014年年关,为了完成保明年7%左右增速任务,降息是几乎必然的政策选择。为何这次会选择非对称降息呢?因为,美联储即将开启加息通道。

  以下为详细分析:

  周五晚上,笔者还在北京机场候机,忽然有基金经理电询降息事宜,上网一看,才知道,真的开始降息。资本市场从来就不缺各种传闻,早在九月份的时候,市场就曾经疯传过降息,不久前又闹腾过一回,某天下午甚至连国债都开始暴动,利率暴涨。周五消息发布后,卖方和买方一样按耐不住沸腾。连夜开电话会议的、火线快评的十八班武艺用足,都希望把握住最黄金3小时窗口期,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

  人取我弃,既然大家都在关心短期的东西,咱们就展开聊聊中长期的东西,比如说:老板所面临的艰难选择。或者说:为何现在降息?

  官方的答案最清楚,央行发言人告诉我们:

  “经济增长有下行动力”,月度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工业增速似乎正在跌破过去两年形成的平台,这意味着,2012年以来形成的GDP增速平台,正在面临挑战。

  估计会有较真的出来质疑,跌破平台又如何?

  有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经济增速从高速区间回落至中高速区间。我估计绝大多数人对这句八股文不甚了了,所以呢,我们需要翻一下新闻。不久前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系统阐述了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其中第一条,就是7%左右的增长。瀛台会见期间,习大大跟奥巴马说,要实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每年7%的增速就够了。

  看完这段话,我相信,所有人都能明白过来7%增速平台的分量,谁敢放手跌破它?

  既然不敢,就得出手保卫,降息或许不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但肯定是威力最大的办法之一。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保7意味着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低再低,也需要保持在15%附近。这时候麻烦就来了,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为15.9%,其中制造业和房地产属于拖后腿的,分别为13.5%和12.4%。能有这么好的结果,今年全靠基建投资,前十月累计同比高达21.38%。随着43号文颁布实施,明年开始,地方融资平台规范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地方基建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中央投资再怎么发力,总还有个赤字率上限压制,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基建投资将难以维持今年这么高的增速。无论谁在中南海的位置上,当他掰着手指头数完手里的筹码时,一定会下决心做一件事:想办法把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打起来。

  稳住并且顶起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办法,当前的唯一办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过去两三年,中国经济增速进入7%左右区间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很稳定的跟着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走。道理很简单,你能赚钱才会向着花钱。赚不到钱,自然应该手紧点。

  怎么才能让企业赚到钱呢?

  要么你靠主营业务扩张,对全社会的企业部门来说,就需要经济增速提起来。

  要么你靠净利率提高,主要动力来源于财务费用降低,确切的说,就是“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过去几年,GDP增速进入7%增速平台后,融资成本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利润的最关键因素,没有之一。融资成本和工业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几乎是完美的负相关。

  也就是说,实体经济最微小的细胞—企业—日子过得怎么样,在经济增速下面有底的条件下,完全取决于融资成本。11月下旬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明年1月1日银行体系将调整存量贷款利率,各项贷款余额80万亿(含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前者占比约3/4),仅此一项,明年将节省利息支出3200亿元,扣掉住户部门的贷款,工业企业部门将增加近两千亿利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三季报非金融企业财务费用2709亿,占到利润的34.4%,按照目前目前10.6万亿的带息债务,融资成本下降40个bp意味着400亿的费用节省,大约提升非金融企业全年利润增速4%。

  稳住并且顶起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的办法,当前最有效的办法:降息。

  房地产投资在过去很漫长的时间里,一直跟着销售数据走。而房地产销售,跟货币政策息息相关。道理也很简单,房地产首先是投资品,其次才是商品。货币政策放松带来的效应,最为立竿见影。

  的确,临近2014年年关,为了完成保明年7%左右增速任务,降息是几乎必然的政策选择。但是我们都知道,降息分两种,一种是对称降息,一种是非对称降息。为何这次会选择非对称降息呢?因为,美联储即将开启加息通道。细心的读者一定早已发现,存款利率基准下调的同时,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上限从1.1倍提高至1.2倍。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当前存款大战的背景下,老百姓享受的存款利率大概率将和降息前一样。

  美元加息风暴即将到来,谁敢冒着资本大规模外流的风险去主动缩减息差?美元加息风暴即将到来,为了增加产业资本的稳定性,必须牺牲银行,非对称降息的实质就是银行补贴产业资本。美元加息风暴即将到来,为了增加金融资本的稳定性,必须稳定和繁荣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

  向前看,明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7%,在美元加息风暴的恶劣环境下,为了实现任务,降低实际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以及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将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焦点。如果商业银行继续惜贷的话,央行总量宽松政策无法传递到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持续不对称降息也不是天方夜谭。

  向前看一年,沿着刚才探讨的思路,你会发现,有两类公司,特别具有投资价值:

  第一类,房地产双重受益。降息有利于地产销售,缓解投资下行趋势。今年以来地产销售持续下行至9月份的-8.6%,虽然10月份二、三线城市限购放开之后整体销量回升,但销量累计同比仍然在-7.6%的低位。降息一方面降低购房者贷款月供,提升购房需求;另一方面降低地产商融资成本,缓解投资下行趋势。

  第二类,非银金融、公用事业、轻工和农业直接受益。负债率高、融资成本高、财务费用占利润比高的行业在降息背景下最受益。用财务费用/带息债务来测算行业的融资成本,非银金融、公用事业、轻工、建材、农业的融资成本均在4.5%以上;用财务费用占息税前利润比重来测算债务负担,钢铁、农业、军工、非银金融、轻工、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的占比均高于40%。

文章关键词: 央行降息经济增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北大与女留学生发生性关系副教授被开除
  • 体育CBA-李根补篮准绝杀北京胜 新疆胜广东
  • 娱乐《推拿》成金马奖大赢家 陈建斌夺影帝
  • 财经央行降息后六大城市房价有望反弹(名单)
  • 科技人人影视等关停背后的整顿风暴
  • 博客林青霞罕见谈及丈夫邢李原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濮存昕将现身教育盛典 教育APP哪家强
  • 刘军洛:央行加入“做多美元”行列
  • 张庭宾:降息使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
  • 叶荣添:A股将连续暴涨 满仓
  • 叶檀:降息不是调控中国经济的仙丹
  • 徐彪:央行降息背后的大逻辑
  • 徐斌:股市泡沫正兴起 牛市刻不容缓
  • 许一力:为何是降息而不是降准?
  • 郭世邦:降息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 易宪容:降息能否救起危机中楼市
  • 鲁政委:人民币的SDR“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