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从北京市传出消息: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规划,该市将利用约两年的时间,使全市332个街道(乡、镇、地区办事处)都拥有至少一所“养老照料中心”。覆盖全市城乡的养老照料中心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目前市政府对其建设投入约为2.4亿元,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至少20亿元。
社会资本,已经成为养老服务业投资的主力军,而“养老经济”这一新兴概念,也开始引发各界关注。
今年,国家启动了养老服务业改革的综合试点,与过去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提供养老服务不同,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文件,这一次改革要“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渠道”,并“使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未来数年将是中国老年人口的第一个成长高峰,到2021年,全国老年人口将增长至2.5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7.9%。目前全国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北京市,到2020年,户籍人口中的四分之一都将是老年人。而根据国际标准,当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一成时,即视为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增加,这一产业面对着一片浩瀚的市场蓝海,这一市场蓝海不局限于特大城市,而是全国范围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就一定会一帆风顺。在现实中,社会资本如果想在养老服务业中发挥作用,取得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尚面临诸多困境。
对于养老产业而言,最大的困境其实是土地。老年人活动不便,这就需要养老服务业布局于城市建成区的社区之中。但是,由于之前养老用地规划不足,城市建成区土地趋于饱和,使得养老服务业在老年人比例较高的成熟社区中落地困难。以北京市为例,全市三环内的养老机构只有35家,六环外的有215家。社会资本如果想在大都市中“见缝插针”开展养老服务,难度可想而知,而如果投资于市郊,又将面临需求不足的困境。
养老服务业的“核心客户”是老年人,但是这一客户群体除了年龄相近外,家庭收入、个人爱好、身体条件等其他因素均不相同。最关键的是,老年人的需求往往是“看不见、难说出”的,单凭社会机构,难以有效地收集客户信息和诉求。如何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如何在兼顾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和定价,都是养老服务业需要直面的问题。
按照北京市的设想,“养老照料中心”除具备床位、提供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外,还兼具在社区里为老年人口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老、助浴、上门送餐、陪同就医或外出、文体康乐,以及康复治疗、健康体检或门诊等服务项目,并最终成为社区里的服务平台。
事实上,这些服务项目和社会上已有的服务项目难免重叠。顾客选择服务企业,较服务门类多寡而言,往往更看重服务企业在某一行业里的专业性。市场上已有的针对全年龄层的服务企业,其实恰恰也是老年服务机构的强劲竞争对手。如何在服务中体现老年特色,与其他服务企业展开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目前也尚需探索。
当下,不同家庭的养老需求是属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不能仅在现有养老服务项目上提供增量服务,更要大胆创新,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养老市场的复合型需求。另外,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专业性养老服务项目的同时,如何调动其他现有的专业性服务企业,例如餐饮机构、文体场馆等,拓展老年人服务项目的积极性,也值得相关部门思考。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