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教授:中国GDP增速保持7% 5至10年或成高收入国家

2014年11月14日 01:26  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 收藏本文     

  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须深化三方面改革

  每经记者 韩冰 发自北京

  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关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习近平说,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时期,我们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多长时间?经济增速放缓,对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又有何影响?为了迈过“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继续深化哪些方面的改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就此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

  NBD: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您认为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危险有多大?

  李实:按照世界银行[微博]公布的标准,人均国民收入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从上述标准看,人均国民收入976~11905美元之间的国家均为中等收入国家。这一区间的跨度比较大,每个国家跨越这一区间的时间或长或短,有些国家可以在20年的时间内实现较快跨越,也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期陷入这一区间停滞不前,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不是所有中等收入国家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停滞不前或负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我们的测算,中国在2000年已经成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2010年又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2013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约为6800美元,距离11906美元虽然有段差距,但如果中国继续保持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说,中国GDP增速只要不出现1%、2%的低水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就不大。

  NBD:根据您的分析,中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需要多长时间?

  李实:中国一直未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就是中国在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以后,经济依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

  如果GDP继续保持7%左右的增速,中国有望在5~10年后迈过“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

  如果经济增速低至5%或6%,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时间有可能拉长至2025年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

  NBD:中国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您的估算,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也将在2020年前后实现。那么,两者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李实:决策层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并未预计过人均GDP要在2020年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但现在来看,这两个目标是吻合的。

  NBD:为了迈过 “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需要深化哪些方面的改革?

  李实:从相关研究和文献来看,中等收入国家发展到高收入国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即很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因此,要想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深化这些方面的改革。第一,过大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中国虽然正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但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中国仍缺少有效的收入差距调节机制和政策体系。第二,缺少创新机制和创新活力。中国虽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仍处于技术模仿型阶段,国家的创新体制尚需完善。第三,高等教育相对落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有很大提升,但相比于高收入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30%,但在1980年代的韩国(韩国当时是中等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70%。

  以前中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所以可以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现在如果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必须改变原来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创新型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通过结构调整、扩大内需,以此保持相对和平稳定的大环境和相对比较高度、稳定的经济增长水平。

文章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国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北亿元贪官1家7人被拘 40箱钱部分长毛
  • 体育总决赛-锦织圭进四强 费德勒横扫穆雷
  • 娱乐编剧于正“贱人就是矫情”疑再讽林心如
  • 财经油价迎八连降 发改委或出手压低降幅
  • 科技高通案尾声:国产手机厂商或掀专利内战
  • 博客记者:广州“楼凤”色情产业链调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网传985、211遭废除 教育部将正式回应
  • 易宪容:人民币升值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 林采宜:上交所恢复T+0将带来什么?
  • 马跃成:解除限购救楼市是个美丽幻想
  • 叶檀:再无新生代农民
  • 冉学东:中国式贪腐导致通缩?
  • 陈思进:美国房市值得“抄底”吗?
  • 梁建章:林毅夫可能高估中国经济增长
  • 陶冬:中国版马歇尔先作好中国梦
  • 吴国平:天量后A股迈入精彩新纪元
  • 杨红旭:楼市“暖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