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银行格式合同暗藏四大陷阱

2014年11月06日 18:02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网重庆11月6日电(记者韩振)日前,重庆市工商局根据消费者的普遍投诉,对全市银行业格式合同进行整治,发现其中暗藏四大“陷阱”:

  陷阱一:加重借款人的责任。工商部门表示,一些银行的房屋抵押贷款规定,由借款人支付抵押登记费,而银行作为抵押权人,理应承担抵押登记费的支付义务。该约定违规转嫁抵押登记费给借款人,属于加重了借款人责任、免除银行责任的条款。

  陷阱二:排除了持卡人的权利。工商部门表示,一些银行的格式条款规定,信用卡用卡规定、收费项目、标准及利率等发生调整,一经公布即为有效,无须另行通知乙方以及附属卡持卡人。事实上,合同当事人并不具有单方任意变更合同的权利。“一经公布即为有效”的表述,排除了持卡人在合同变更过程中磋商的基本权利。

  陷阱三:免除银行的责任。银行提供的合同中普遍将“不可抗力”之外的因素作为排除自身责任的因由。对此工商部门提醒,《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将“不可抗力”之外的原因也作为银行免责的情形,无法律依据,该约定属于免除银行自己责任、排除持卡人主要权利的条款。

  陷阱四:扩大银行的权利。一些银行贷款合同将“其他非因贷款人原因”作为合同约定解除的条件。工商部门表示,法律对合同法定解除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即只确定法律规定这一种兜底情形。因此,银行将“其他非因贷款人原因”作为合同约定解除的条件,范围太宽,存在不合理性,属于扩大银行权利的条款,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重庆市工商部门表示,将对以上四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严厉打击。消费者因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文章关键词: 工商银行消费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高官女婿造假8年跨省任8职 对抗调查
  • 体育欧冠-梅西平纪录巴萨2-0 9人曼城1-2
  • 娱乐赵本山娇妻携龙凤胎4年前移居新加坡
  • 财经江苏首富自称在看守所连方便面都吃不上
  • 科技电商网售玩具鞋类等产品不合格率超30%
  • 博客潘石屹:我和妻子为何向耶鲁大学捐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穿黑丝配高跟上课 学生称不瞌睡(图)
  • 李迅雷:中国经济为何不敢去杠杆
  • 冉学东: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前提和基础
  • 吴国平:中国版马歇尔激发中期行情
  • 齐俊杰:坑死大妈不偿命的黄金
  • 水皮:李克强总理想听什么声音?
  • 张明:QE退出对中国经济直接冲击有限
  • 易宪容:俄罗斯或成全球危机黑天鹅
  • 徐斌:全面降准降息可能性急剧增大
  • 叶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之路
  • 朱大鸣:楼市最大风险不是美国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