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再现CPI和PPI双回落 通缩压力暂难延至消费

2014年09月12日 00:59  经济参考报  收藏本文     

  年内再现CPI、PPI同比涨幅双回落

  实体经济通缩压力暂难延至消费领域

  □记者 方烨 北京报道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0%,全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降1.2%,增速分别较7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这是继3月以后,年内第二次出现CPI、PPI同比增速同时回落的现象,市场上也再次出现了关于中国经济会否面临通货紧缩威胁的讨论。然而多位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尽管工业领域出现了连续30个月的价格负增长,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这种通货紧缩压力并不会蔓延至消费领域。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分析称:“由于中国的通胀率持续下降,我们认为通缩的风险进一步上升。更重要的是,PPI持续走软意味着,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所面临的实际融资利率却在上升,企业的利润率也将受到侵蚀。因此需要更积极地调整货币政策。”他表示,8月PPI录得第30个月的负增长,环比而言,PPI今年初以来也持续出现负增长。这反映出中国的内需持续疲软,重工业正在经历较痛苦的去库存。此外,早前公布的8月贸易数据也显示,大宗商品进口在过去几个月持续走软,给境内大宗商品的价格造成下行压力。

  也有分析者认为,现在说通货紧缩为时尚早。国资委[微博]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8月物价水平大致延续了之前一个时期以来的“低通胀”平稳态势,与目前的经济走势基本吻合。从结构上看,食品类价格仍然是物价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8月鲜果价格与蛋价同比上涨幅度最大。非食品中,家庭服务、旅行社收费和学前教育价格上涨比较显著,同比分别上涨8.8%、8.1%和5.8%。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从投资向消费转型的趋势,所以服务产品价格的涨幅值得关注。从这样的数据很难得出通缩压力加大的结论。当前经济增长仍然保持在7%以上,说明总需求并未出现明显收缩,CPI增长速度比较适宜,温和的物价水平为宏观调控的运用提供了空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虽然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部分品种价格涨幅依然较高。食品中鲜果价格和蛋价仍处于高位,同比涨幅均在20%左右。从环比数据看,8月份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下降0.1%,CPI环比上涨0.2%。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部研究员赵晓玲认为,总体来看,后期通货膨胀的压力会有所加大。首先,从历史数据来看,下半年的新涨价因素一般都高于上半年。其次,7月以来,河南、陕西、内蒙古等10多个地方遭遇严重干旱,目前正值秋粮形成的关键时期,蔓延于中西部广阔地区的“干旱地图”,对秋粮收成以及未来粮价走势都造成压力。同时,7月生猪出厂价格上涨,猪粮价比回升至5.6附近,生猪养殖盈利好转,但由于养殖户长期亏损,能繁母猪和仔猪补栏积极性仍不高,6月母猪存栏已降至4593万头,已经接近2007年以来的最低点。随着供给压力加大,猪肉价格上行将加快。

文章关键词: CPIPPI通缩压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我国将参建俄远东海港 可获图们江出海口
  • 体育男篮世界杯-法国淘汰西班牙 4强对阵出炉
  • 娱乐杨幂女儿百日宴 穿红装与刘恺威现身(图)
  • 财经国资委缘何被国企领导吐槽:亟待自我革命
  • 科技新浪科技4G高峰论坛开幕 视频直播 图文
  • 博客普京为何在蒙古听国歌时痛哭流涕?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4岁新生学霸每天学3小时 7岁上初中(图)
  • 钮文新:中国实际已经发生通货紧缩
  • 水皮:高盛忽悠抄底A股 需多一份清醒
  • 黄有光:量化宽松为何没导致物价大涨
  • 凯恩斯:创业板必创历史新高的两理由
  • 易宪容:沪港通会导致港股A股化吗
  • 徐斌:新权威主义下的改革红利盛宴
  • 叶檀:陷日式泥潭 欧洲经济腥风血雨
  • 冉学东:总理对货币发行相当警惕
  • 杨红旭:新一轮购房季即将来临
  • 凯恩斯:中国股市需要创新 需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