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群:药监总局和药典委的回应是在敷衍 掩盖真相

2014年08月20日 01:10  法治周末  收藏本文     
2013年7月14日,湖南怀化一种植户展示亟待外销的南方金银花。 2013年7月14日,湖南怀化一种植户展示亟待外销的南方金银花。

  “金银花之争”背后的利益影子

  在2003年因非典走红的11年之后,金银花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8月12日,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在微博实名举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以下简称食药总局),引爆了此次“南北金银花之战”。陆群在微博中称,食药总局,在2005版药典的“金银花更名”过程中,“为利益集团代言”。

  随后,包括食药总局、国家药典委(以下简称药典委)、九间棚公司在内的涉事各方均就此事作出回应,相关的报道扑面而来。截至法治周末记者发稿前,相关事态仍在发酵

  编辑整理

  法治周末记者 潘 琦

  法治周末实习生 王晓晔

  虽然南北金银花之争仍旧胜负未明,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看似简单的名称背后,其实潜藏着巨大的利益。

  南北方均大力发展

  法治周末记者未找到目前全国范围内金银花种植面积和产值的权威数据,但据记者粗略统计,全国金银花种植面积如今已远超百万亩,相关产值也已超过数十亿。

  湖南省隆回县是南方金银花(山银花)最大的主产区,当地特色办党组书记王志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2010年的高峰时期,隆回县金银花干花产量达到1.5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

  山东省平邑县则是北方金银花的主产区。据平邑县金银花果茶办公室主任付晓表示,早在2011年,平邑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已增至65万亩,年产干花1750万公斤,现在也维持着这一产量。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平邑县早已形成系统的产业化链条,上游有规模化的农业合作社,中游有大大小小1000多个加工厂,下游则有哈药集团、神威药业、北京同仁堂、王老吉[微博]等一批知名制药企业。这也让平邑县金银花产值节节攀升,至今已突破25亿元。

  当地最大的金银花企业九间棚公司董事长刘嘉坤在被媒体问到“做大正品金银花产业的过程中,能创造多少富翁”时表示,“我希望仅仅是在上游的种植方面,至少要创造500个千万富翁吧!你想想,一个一年几十亿产值的行业,不诞生几百个千万富翁,那就不正常了!”

  而在河北省巨鹿县,金银花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3万亩,涉及农户4.5万,年产干花1200万公斤,总产值14.4亿元。目前,金银花在巨鹿已经形成了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巨鹿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更名后相差悬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是金银花,但南北金银花的经济价值却不相同。与北方金银花相比,南方金银花由于花朵密集,采摘成本比北方低3至5倍,亩产量是北方的2至3倍,因此价格也更加便宜。

  “北方金银花价格居高不下,南方金银花一度占到了全国金银花市场70%的份额。”隆回县政协副主席夏亦中说。

  不过,“现在全县的种植面积不到18万亩,减少了4万亩;年销量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我们的邻居,重庆、贵州、四川、广西的种植区情况也差不多。”夏亦中告诉媒体。

  王志勇也告诉记者,目前当地金银花产量已下降到1万吨,产值更是骤降到2亿元。尽管当地也曾试种过北方金银花,但并不成功。

  另据报道,2010年以前,隆回一公斤南方金银花的干花可卖220元,湿花也能卖8元,而2013年,一公斤干花最多卖20元,湿花只能卖到0.8元。相比之下,北方金银花不仅市场份额扩大,价格也更加坚挺。

  可观的差价也滋生了金银花造假的情况。

  法治周末记者梳理以往报道发现,2011年以来,随着金银花价格一路高涨,部分地区的金银花造假现象也愈演愈烈。有媒体在河北邢台就发现,一些药店和商贩将金银花中掺入山银花,以次充好,牟取高利润。

  隆回县小沙江镇的药商吴传友也告诉媒体,“区分(金银花、山银花)之后,我们这里产的金银花根本卖不上价”。

  是否涉利益输送存疑

  由于涉及巨大利益,因此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问题也是此次“金银花更名”风波的焦点。

  8月12日,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支部副主任陆群在微博中称,将南方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是药典修订被企业利益绑架,背后是前国家食药监局局长邵明立一手指使的闹剧。

  8月15日,陆群再次在《金银花改名闹剧的缘起》一文中,将矛头指向国家食药总局的“腐败”。

  “2004年前后,正是食药总局最腐败的时期,也是‘非典’之后金银花价格暴涨的时期,药典委启动了国家药典的修订工作。主管这一工作的是食药总局常务副局长兼药典委副主任委员邵明立(2005年起任局长,后兼任药典委主任委员,山东籍)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药典委副主任委员李振吉(山东籍)。”陆群写道。

  不过,被媒体报道多次炒作金银花与山银花区别,以此打压南方金银花价格的山东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否认与原国家药监总局有利益纠葛。

  九间棚公司总经理廉士东对媒体表示,2005版、2010版药典的修订,系药典委员会的职权行为,与九间棚公司没有关系。九间棚公司对国家药监局和药典委员会及其领导和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公关行为。

  同时,药典委中药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鹏飞也表示,作为多版药典的修订专家,他认为陆群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他表示,对药典做增补或标准修订,需要由多位相关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独立评审确定,其间经历多个环节、程序,是非常谨慎和严肃的,全过程需要三四年。由某位官员一人操控或者被利益集团“绑架”的空间几乎没有。

  在屠鹏飞看来,药典中分列金银花和山银花,完全是出于标准的科学性考虑,不应混入地方产业利益之争。

  不过也有评论指出,“金银花更名”事件中是否存在贪腐及利益输送,目前不得而知,但举报人提及的“立法腐败”形式值得高度警惕。

  (本版“南北金银花之争”相关报道资料来源:《新京报》《山东商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微博]》《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

  专家观点也“打架”

  金银花到底是什么花

  编辑整理 法治周末记者 潘 琦

  法治周末实习生 王晓晔

  对于此次“金银花之争”,药典委在8月12日晚作出了回应。

  药典委称,金银花首见于1963版《中国药典》,其中来源只有忍冬一种植物。1977版《中国药典》在该标准中又增收了3种来源,包括山银花(华南忍冬)、红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

  直到2005版《中国药典》,药典委才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其中,金银花仍为忍冬。而山银花有四种,即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和黄褐毛忍冬。

  学名为忍冬的金银花,主产地以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省份为主。而学名为灰毡毛忍冬的山银花,则主要以湖南、重庆、贵州、广西、四川南方五省为主,又被称为南方金银花。也就是说,从2005年版《中国药典》始,南方金银花被归入山银花一类,而并非正宗金银花。

  法治周末记者前往国家图书馆,分别查阅了1963版、1977版、1985版、1990版、1995版、2000版、2005版《中国药典》,基本证实了药典委的说法(在2005版《中国药典》中,山银花来源实为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并不包括黄褐毛忍冬)。

  据了解,《中国药典》为5年修订一次,药典委正在进行2015版《中国药典》的修订工作,目前最新的2010版《中国药典》延续了2005版关于金银花、山银花的表述。

  事实上,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临床应用方面,各方对于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功效等方面都存在争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绍贵教授就表示,二者在药性和疗效上没有区别,一直以来都是通用的,因此在临床上并不做区分。

  哈药集团某地方非处方药市场部负责人告诉媒体,所谓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区别在制药企业看来只属于产地差异,而两者在中成药领域都有巨大需求量,在绝大多数中成药中,两者的药效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而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则表示,当年修订《中国药典》时,大部分专家认为金银花与山银花产地不一样,外形、用药经验也都不一样。一些研究数据也表明,两者的化学成分也有较大差别。

  认证、称号与更名有矛盾

  药名变了,“两张脸”难变

  法治周末记者 潘琦

  尽管从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开始,对南方金银花的归类有了变更,但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那些附加于南方金银花身上的认证和称号依然存在。

  记者在中国经济林协会网站上查询得知,盛产南方金银花的湖南隆回曾于2001年被评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据上述网站内容显示,中国经济林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95年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协会。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林业局。

  有媒体报道,隆回“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的颁发方是国家林业局。不过,法治周末致电国家林业局新闻中心后,被告知这个称号的颁发方“有可能”是中国经济林协会。

  随后,法治周末记者拨通了中国经济林协会的电话。一位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这边从来不分山银花、金银花”,此外,隆回的“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也不会因为药典委的更名而更改为“中国山银花之乡”。

  而除了隆回的“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外,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中心的网站上,法治周末记者还查询到,湖南有两地出产的金银花被纳入《湖南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这两地分别为:湖南隆回、湖南辰溪。

  据了解,所谓地理标志,或称为原产地名称,通常是指那些与有关商品的质量、功能或其他特性有密切联系的那些地理名称。在我国,地理标志受商标法保护。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中心网站介绍,该中心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总局批准注册成立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由我国长期从事地理标志政策研究、建设发展、保护管理的专家团队组成的全国性服务机构”,是“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和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支撑平台”。

  法治周末记者拨打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中心网站上的电话。该中心市场部一位张姓经理告诉记者,他已知晓正在进行的“金银花之争”,中心也曾与隆回相关部门沟通过地理标志的使用情况。目前,隆回金银花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并不会轻易改变。

  不过,他称,并不排除有关部门对药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对两者进行区分的可能。也就是说,从地理标志名称上说,隆回金银花也可能替换为“隆回山银花”。不过,涉及地理标志名称是否变更的问题,则属于质监部门的工作范围。

  最后,这位张姓经理建议记者可以联系湖南当地的质监部门。

  “这个(变更地理标志产品名称)我想应该不会。质检总局是2005年(注:法治周末记者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服务中心网站上查询到的专用标志公告时间为2007年12月26日)公布的(地理标志产品),那个时候药典已经是(将南方金银花名称变更为)山银花了。”隆回县质量监督局工作人员刘剑锋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个不存在更改的问题。”

  刘剑锋参与了当时隆回金银花地理标志的申报工作。“因为药典已经是这个了,地标一直是有效的,要改早就更改了。”刘剑锋说。

  陆群:我的证据足以证明有黑幕

  法治周末记者 潘 琦

  法治周末实习生 阎俏如

  在这场仍在进行的“南北金银花之争”中,身为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的陆群无疑是一个关键人物。正因为他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南方金银花更名涉嫌利益输送,小小金银花得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近日,法治周末记者就此次举报一事专访了陆群。

  法治周末:现在很多媒体都在关注你的举报,你之前想过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吗?

  陆群:我知道会引起关注的,这种事情是性质问题,因为后果很严重。但是关注的程度有点超乎我的想象,没想到大家对这个事情还这么关注。

  法治周末:现在药监总局和药典委发布了一些回应,你对他们的回应满意吗?

  陆群:这些回应完全是在敷衍,就是讲所谓的专业问题。实际上,他们回应的这个专业问题很不专业,但是可以忽悠人,能够掩盖真相,让不明真相的网民产生一些误会。他不应该让金银花(之名)专属于北方的金银花,这是核心问题。如果说北方的金银花和南方的金银花有区别,我承认这有区别。就是一个地方的同一种金银花种在两块地里面,它某些含量方面也会有一些细微差别。问题是你在更名的时候要公平、公正。这是一个核心的、关键的问题。但是他们在回避这一个问题,回避的原因在于他要掩盖为利益集团代言的真相。下一步我会公布一些证据,直接的证据也有,间接的证据也有,足以形成证据链,证明他们有猫腻,证明这个更名背后有黑幕。

  法治周末:举报事件以来,你有没有受到压力、警告甚至威胁?

  陆群:网上有一部分北方的网友对我进行过人身攻击,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我也不惧怕这些压力,见仁见智嘛。对于别人不认同的一些东西,肯定说好说坏的都有,我不在乎。

  法治周末:你是纪检系统的官员,有声音质疑你在这次举报事件上的专业性,你如何回应这种质疑?

  陆群:第一,我还是懂一点专业知识的。第二,很多问题我是向专家请教过的。这件事情的根本,不是一个学术问题。如果是一个学术问题,应该由专业的人士来谈,我更多的是谈这个幕后的腐败问题、利益勾结的问题、为利益集团代言的问题。这些事情还是有证据的,所以我没有受到你们所说的威胁什么的。事实摆在这个地方,里面有利益冲突,一些言行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拷问,这个事情他们必须给老百姓一个说法。

文章关键词: 金银花之争陆群药典委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新知-周永康被查8个月问题比薄更严重
  • 体育中超-费祖两球国安2-1 英超-切尔西3-1
  • 娱乐央视:房祖名吸毒8年 柯震东初吸在房家
  • 财经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超65万 收入将调整
  • 科技美学者自称弹窗广告发明者:本意是好的
  • 博客记者:暗访夜店“跳黑曲”猫腻(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儿子考大学 家长择校宴上用毒品款待朋友
  • 天天说钱:浙江哪个城市的楼市最危险
  • 龚蕾:大学学费上涨为何引热议
  • 商寅泉:不动产登记根本影响不到房价
  • 李锦:央企高管降薪要先把原则讲清楚
  • 张庭宾:A股未来两三年内难有牛市
  • 叶檀:中国互联网金融为何超过美国?
  • 徽湖:不动产登记致房价崩盘是说梦
  • 吴其伦:不动产登记将加速房价下跌
  • 余丰慧:银行涉足P2P是一种倒退
  • 邓浩志:不动产登记难成撼房价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