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群实名举报幕后金银花之殇:功效几乎一样

2014年08月14日 07:59  三湘都市报  收藏本文     

  “御史在途”微博举报打响“金银花之战”,食药监总局称已向中纪委报告

  陆群实名举报幕后:金银花之殇记者戴鹏

  正名之路

  2013年5月至7月

  省政协和隆回县政协分别向省委、省政府提交报告称:呼吁关于“山银花”正名为“金银花”。

  2013年7月

  省政府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函,请求支持将山银花列入2015年版《中国药典》金银花的项下。

  2013年7月中旬

  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等专家建议,修订2015年版国家药典时,可望将山银花恢复到金银花原有的称谓表述。

  一朵小花的更名,引发了一场重伤花农的“海啸”,一组微博让战火重燃。

  它起初被叫做金银花,后来被更名为“山银花”。

  更名之后,谣言突起:山银花非但不清热解毒,还上火伤身,甚至有毒。

  花价暴跌,重创花农。仅隆回一地,产值就缩水近十亿元。

  而谣言之下,潜伏着一群夺利者:南方金银花暴跌时,北方收购者低价购入,高价卖出,受益巨丰。

  8月12日,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的一组微博,再次点爆“南北金银花之战”。

  微博中,陆群直指国家食药监总局“为利益集团代言”,令南方五省花农损失惨重。

  12日下午,国家药典委员会官网发出声明,称质疑不成立。

  13日上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回应,关于实名举报问题,已向中央纪委相关部门作了专门报告。

  ■记者戴鹏

  8月12日上午起,陆群从一条微博开始,启动一场“金银花之战”。此后,他连发14条微博,“炮口”直指国家食药监总局前官员邵明立。

  他在微博中称:2005年前后,国家食药监局前局长邵明立操盘将南方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更名致南方金银花价格暴跌。

  此战之前的数年里,南方金银花频遭流言之伤,身价暴跌,湖南花农损失巨大却无力回天。

  12日深夜,陆群仍在与三湘都市报记者对话长谈,晾晒“铁的证据”。

  而记者此前调查也发现,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里,除了名字的区别,金银花与山银花“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的描述完全一致。

  陆群开炮

  “药典委把它从金银花里踢出局,就是为让不法企业受益”

  陆群,微博名“御史在途”,1971年出生于湖南新化中医世家。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为利益集团代言,给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造成无比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民族团结……本人将以铁的证据揭露问题。”8月12日上午,他的第一条微博发出不久便震动网络江湖,转发量过万,评论3525条,有5197名网友点赞。

  而他手中的证据与举报材料,多收集自南方众多花农的投诉举报。

  12日晚,面对记者,陆群仍余愤未平。“2005年,《中国药典》把‘灰毡毛忍冬’从金银花里踢出局,就是为了让不法企业受益。”

  更名存疑

  “除了名字差别,功效几乎一样,为何改名?”

  对于花农,价好是药,价贱如草。究其原因,陆群将矛头直指更名。

  “全国使用金银花作为原材料的食品和药品种类超过了5000个品种。原先大多数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材料都是‘灰毡毛忍冬’,药典改变后,只能用忍冬。这造成了南方山银花滞销,花农只能亏本贱卖。”陆群说。

  而自1977年版的《中国药典》收录金银花后,到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前,“忍冬”和“灰毡毛忍冬”都被作为金银花的植物来源。它们同属忍冬属、忍冬科植物,前者种植区域集中在北方地区,其中山东种植面积最大。而官方简历显示,邵明立是山东济南人。

  而“灰毡毛忍冬”的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南、福建、贵州、广东等南方,其中湖南隆回县种植面积高达21万亩,曾年产干花1.2万吨,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

  陆群认为,南方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是无稽之谈。因为虽花名有别,但药典收载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完全一致。

  隆回县政协原副主席夏亦中也说:现有《中国药典》中,二者除了“金”“山”两字差别,所有内容几乎一模一样。“既然是一个东西,为何要改名?”

  面对陆群举报,新华网当日也刊文发出三连问:相关部门应尽快介入调查,告诉公众:区别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到底是科学还是利益?南方花农这些年遭受的巨大经济损失,是否应该有个说法?在整部《中国药典》中,金银花的问题又是否为孤例?

  伤心之花

  “中国金银花之乡”竟然再无金银花

  从更名日起,“中国金银花之乡”隆回便不产金银花了,只产山银花。

  七八月,本是国贫县隆回金银花的上市旺季,可花农双目含愁。此前200多元/斤的干花,现价已不到昔日一折。即使花农愿亏本甩卖也严重滞销,因为隆回金银花的品种是灰毡毛忍冬。

  “一斤几块钱。不少花烂在地里,很多青壮年开始外出打工,产量锐减。”隆回县小沙江镇党委书记段小红痛心疾首。

  上世纪90年代初,隆回就开始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至今该县共有18万花农,这里也曾是全国最大的原生态金银花种植区和集散中心。

  更名之后,谣言突起,隆回重伤。去年三四月间,诸多网站根据《中国药典》称隆回灰毡毛忍冬为山银花,并质疑其药性,称其上火伤身。

  此后,隆回县几乎没有外地客商前来收购金银花,当地收购价一落千丈。“致富花”成了18万花农手中的“伤心花”。

  造流言者

  一个黑公司,130万元,数篇文章,重伤湖南产业链

  利益左右市场,风暴源自策划。

  去年9月,湖南新闻联播连续推出《隆回金银花为什么要“逆袭”》系列报道。报道称,受网络不实传言诋毁,消费者质疑南方金银花的功效,导致隆回金银花全面滞销,产业链几近崩溃。

  陆群说,这组调查清晰证明,主导这起网络谣言的是山东平邑县一家名为“九间棚”以经营金银花苗木为主的公司,该公司抓住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南方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的时机,3年花费130万元,聘请重庆商界永道传媒公司作为网络推手,散布南方金银花喝了上火的谣言。

  重庆商界永道传媒公司员工文海军称,“九间棚”公司跟其合作前,2011年的销售额还不到600万,合作后仅七个月,销售额突破1700万。

  而南方金银花惨淡:药企拒收,花价暴跌,滞销堆积,损失巨大,产业受困。

  隆回花殇之外,陆群更在微博中称:南方众多花农血本无归时,北方商贩潜伏幕后大量收购,高价转售。

  艰难正名

  多次上书,数度试验,南方金银花等待正名

  早在去年,湖南隆回、重庆秀山等南方十县政府就联名“上书”国家食药监总局,称被改名为山银花的南方金银花实应为“金银花市场的主流品种”。

  记者调查发现,2005年以前对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检测主要为绿源酸,在全国17种药用金银花中,南方金银花的绿源酸含量远高于北方,堪称“花王”。

  2010年版药典将忍冬与灰毡毛忍冬分列为金银花与山银花,同时将木犀草苷含量多少作为是否为正品金银花的评判标准,规定木犀草苷含量不得少于0.05%。

  但多家机构检测,灰毡毛忍冬也含木犀草苷,且不低于0.05%。湖南农业大学杨华等也在“金银花南北对比”试验中检测发现:隆回灰毡毛忍冬的木犀草素含量为0.298563%,高于河南与山东。当然,这也是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之处。

  12日夜,陆群的激动仍未平息。面对记者,他言辞犀利:“我的目的很简单很明了,就是恢复南方金银花的传统、正统地位,南方金银花不正名,我不会停止对此事的关注。”

  回应

  食药监总局称

  已报中纪委

  12日晚7时许,面对陆群之问,国家药典委在官网发布《关于金银花、山银花分类有关问题的说明》,回应称“鉴于实践中金银花、山银花药材在药用历史、来源、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差异,经过专业委员会审定,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进入药典目录。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山银花有四种,即‘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

  13日上午,国家食药监总局称关于实名举报问题,中央纪委驻总局纪检组已向中央纪委相关部门作了专门报告。

文章关键词: 金银花山银花药监局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令政策妹夫50天未露面:被吐槽太难伺候
  • 体育中超-恒大2-1 富力3-1国安 鲁能4-0 视频
  • 娱乐立二拆四等今受审 曾为郭美美事件推手
  • 财经地方挟持银行松房贷:不搞好关系没法活
  • 科技思科裁员6000人:达员工总数8%
  • 博客马未都:雍正如何严惩官场腐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六成中学生旅行花费6千远超大学生
  • 陶冬:沪港通对个股利好大过对指数
  • 龚蕾:首富王健林为何97亿赴澳圈地
  • 赵秀池:自住型商品房制度藏隐忧
  • 刘光宇:弃房断供是撒娇式的矫情
  • 慕容散:公墓现A股能让国人死得起
  • 宁宁:反垄断不能只拍苍蝇不打老虎
  • 叶檀:汇率衍生品会不会给企业挖大坑
  • 易宪容:金银花更名是制度化寻租案例
  • 陈思进:为何欧美富翁太太多半非美女
  • 谢作诗:从飞机晚点看为何要改革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