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重回1时代引发货币宽松预期 专家担心通缩要来

2014年05月09日 23:51  华夏时报  收藏本文     

  通缩要来? CPI重回“1时代”引发货币宽松预期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CPI重回“1时代”。

  5月9日,位于北京天坛东门的菜市场里,生鲜区的师傅拿着菜刀,将顾客购买的排骨剁成小块。上好的排骨14元一斤,师傅一边剁肉一边抱怨肉价便宜。而旁边的蔬菜区,小油菜、菠菜扎成一捆捆,垒成一座小山,每捆只卖一元钱。卖菜的师傅中气十足地喊着:“蔬菜便宜卖了,一块一块一块!”

  国家统计局当天发布报告称,4月份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这是时隔18个月重回“1时代”。另外,PPI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0.2%。

  统计局官员解读称,此次CPI增幅下滑,主要由于蔬菜和肉价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9%,影响CPI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供大于求的影响,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

  “CPI增幅下降,加上PPI持续负增长,外界对中国是否会出现通缩出现了一些怀疑。我认为通缩不会出现,但货币政策的回旋余地在增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认为。

  菜价领跌

  过了春暖花开,炎热的夏天也正来临,但CPI环比涨幅连续两个月的回落让分析师们感受到的是经济降温的寒意。

  上好的五花肉7元一斤,排骨14元一斤,腔骨已经跌到8元一斤。猪肉商贩一边抱怨不挣钱,一边抱怨生意差。

  不挣钱的猪肉正是此次“领跌”CPI的重要推手之一。调查显示,4月份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鲜果价格上涨18.6%,粮食价格上涨2.8%,鲜菜价格下降7.9%,猪肉价格下降7.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4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一方面是受供大于求影响,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去年4月份受“倒春寒”天气影响菜价大涨,而今年4月份全国平均气温高出常年同期,菜价大跌。

  从环比数据看,4月份全国CPI环比下降0.3%。当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3%,其中鲜菜、猪肉价格分别环比下降9.3%、6.6%。

  新发地的数据显示,4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6.50元/斤,比3月份的6.57元/斤下降1.07%;比2月份的7.00元/斤下降7.14%;比1月份的8.20元/斤下降20.73%。

  “4月份的肉价已经触底,全月的价格走势处于底部调整期。近期,毛猪、白条猪的价格比3月份有所提高,我们认为政府在3月末收储托市的举措开始发挥作用,肉价继续下滑的势头稍有遏制。但是,肉价在底部运行的时间,仍然需要继续对较高的存栏量进行消化,这种消化的时间长短决定着肉价在底部调整时间的长短。”新发地市场调研员刘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但菜价却还没有进入恢复通道。

  5月2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18元/公斤,比4月25日的2.09元/公斤上涨4.31%;比去年同期的2.93元/公斤下降25.60%。周环比上涨,年同比却大幅下降;其中,黄瓜、圆茄、丝瓜、西葫芦等价格持续下滑。

  “菜价仍然处于低点,上周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有所回升,但随着天气的变暖,蔬菜价格上升空间有限。”刘通表示。

  警惕通缩

  低于预期的CPI让经济学家担心起来。

  “对中国来讲,CPI低于2%就是通缩。此次CPI下降给出了政策调整空间,这两个月应出台降准政策。不改变货币政策的话,预计后期刺激代价会更大。”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表示。

  美国耶律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微博]也认为,二季度应该开启降准窗口。“现在通胀已经不是问题,通缩才是最应该防范的。现在已经有通缩的苗头,应该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将其遏制。”陈志武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如果未来物价持续走低,很可能掉入通缩。物价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对经济和老百姓比较合适,物价过高是通胀,各方面开支压力会增大;但过低则是通缩,表明经济收缩,虽然开支会变少,但老百姓收入也会变少。

  相比于CPI,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微博]认为,PPI的形势更为严重,说明在工业领域,通缩已经是很明显的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严重。

  不过,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微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还谈不上通缩,只能说通胀有所抑制和控制。一旦进入通缩,货币政策将面临大的改变,但目前还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物价不会成为中国货币政策放松的理由,“目前物价低位运行,说明通胀不会构成改革的障碍,但货币政策调整应当谨慎,除了考虑物价因素,还应统筹分析整体经济形势、就业等因素。从上半年来看,4月份物价基本上会成为最低点。考虑到资源价格改革、服务价格上涨等因素,5、6月份物价涨幅可能会略微回升一些。”

  不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认为,基于通缩的担忧,宏观政策可能会做出一些调整,例如,货币政策基调可以从中性转向偏宽松;财政政策可以保持积极,但要发挥更大的效用还是要辅之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关键在于降低整体的社会融资成本。

  此外,不排除还会有进一步的定向降准,把释放的流动性进行定向使用,例如指定额度投向于中小企业贷款。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新疆阿克苏处置袭警案击毙1人抓获1人
  • 体育中超-恒大0-1富力 马德里赛李娜无缘4强
  • 娱乐孙红雷幽默回应撞脸宠物犬 大气自黑获赞
  • 财经4月CPI同比上涨1.8%创18个月新低
  • 科技传苹果拟32亿美元收购音效厂商Beats
  • 博客倪萍:我为何深更半夜再次出山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美女老师变火锅西施:美貌似女神(图)
  • 孔浩:扯蛋A股“赌”明天
  • 黄有光:中长期人民币实质汇率会升值
  • 易宪容:楼市调整 中国准备好了吗
  • 竹子:以制度变革激活股市存量
  • 叶檀:老干妈是巴菲特喜欢的公司类型
  • 徐斌:央行全面降准的预期开始抬头
  • anmin:中国经济的庸医诊断
  • 展锋:大盘冲高回落 信心缺失很致命
  • 傅蔚冈:注定荒芜的高铁新城
  • 徐小明:驳期指闪电论和遛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