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检取消直呼减负 信用监管考验地方政府

2014年02月20日 01:53  第一财经日报 

  蓝之馨

  企业工商年检制度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国家工商总局昨日发出通知,自3月1日起正式停止企业年度检验工作,要求各级工商机关抓紧做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准备工作。

  这一新规不仅是对国务院最新批准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方案》)的及时跟进,也是简政放权的举措之一。日前本届政府第五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恰好聚焦企业的生产经营,涉及企业主体设立、生产许可、经营范围、资本和资产处置等多个环节。

  企业“减负”

  企业年度检验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按年度对企业进行检查,确认企业继续经营资格的法定制度。根据《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第五条,年检起止日期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登记主管机关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企业上一年度的情况进行检查。

  工商总局决定,自3月1日起停止对领取营业执照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来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及其他经营单位的企业年检工作。

  早在2013年底,工商总局已经发文暂停了个体户验照工作。

  上述《方案》提出,将通过改革公司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并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方案》明确提出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同时,将个体工商户验照制度也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并探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报告制度。工商总局解读称,上述改革举措突出强调了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协同监管、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等。

  此项改革让众多企业直呼“减负”。深圳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以前每到年底,企业带上相关文件和证件去工商局年检,确认法人及公司主体是否存在,无多少实质意义。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表示,这是国家在企业管理思路上的一个转变,是杜绝形式主义的表现。企业年检制度犹如车检制度,并不是每一辆车都存在问题需要检查。改为年度报告制度,将大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服务与发展环境。

  “近期商事制度的多项改革都让企业感觉落在了实处。”广东湛江某镇工商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在基层工商所上了几个月的班后,他对个体户深表同情。一间小食肆,拿到营业执照前要去办各种许可证,每年续证还要给工作人员好处,不然对方会以场地不合格等各种借口不予续证。“先证后照”现改为“先照后证”,让个体户大大松了一口气。

  变审查为监管

  不过,工作人员也有担心:“先照后证没办法保证商户是否够资质。如果取消年检,如何保证有执照的商户有没有在正常经营?”

  这也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很多人表示取消年检后,万一合作企业是个骗子公司怎么办?广州市商事改革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用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替代年检制度,并不意味着政府把责任推给社会。改革后,各地工商部门将加强监管,取消年检后工商部门工作人员的任务也不会减轻,只不过工作内容由事前审查变为事后监管。

  上述湛江工商系统基层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基层很缺人手,他所在的工商所本来有10个编制,但现在只有5个人,去管一个10万人的镇,如何监管?他认为改革的大方向是好的,但仍有许多细节有待地方落实到位。

  上述广州商改办工作人员表示,过渡期会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刚开始尝试进行报告公示,企业会需要工商部门做一些辅助工作。而各地各系统的改革进度不同,比如银行系统可能只收取纸质报告,企业就会需要向工商局申请开纸质证明。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周石平说,从《方案》看,此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强调企业在享有改革赋予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要依法承担相应的信息公示等义务和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体系不仅要在工商系统内部实现跨地区互联互通,更应与央行[微博]基础信用数据库、税务机关和最高法院的信用系统联网。“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黑名单,让违法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家宴款待连战:吃羊肉泡馍
  • 体育欧冠-10人阿森纳0-2拜仁 米兰遭马竞绝杀
  • 娱乐高凌风弥留频喊:我饿了 临终前泪望前妻
  • 财经国五条出台一周年:房价普涨调控目标落空
  • 科技北京公交WiFi一小时3元部分成摆设
  • 博客马未都:北上广等19城学区房还得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求职简历仅34字被赞萌 考研成绩
  • 林采宜:信托刚兑是福还是祸?
  • 朱大鸣:唱空楼市伤不了房地产毫毛
  • 叶檀:公务员体制如何打破黄宗羲定律
  • 陶冬:新兴市场值得买吗?
  • 连平:流动性问题再反思
  • 李锦:大集团重组成国企改革两大看点
  • 张庭宾:万吨黄金为人民币危机兜底
  • 叶檀:温州地下金融入虎笼
  • 王海滨:香港精神已死
  • 黄有光:中国房价并没有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