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四维度:集约发展是根本路径

2013年12月29日 03: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应着眼于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四个维度上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集约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路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特别是适宜生产生活的土地资源有限,要通过城镇化吸纳数以亿计的农村转移人口,必须走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强调非农业人口和产业在特定区域的聚集,注重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引导产业、资源和人口在城镇合理聚集,从而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为此,应推进城镇从以外延扩张为主、重视数量增长的粗放发展向以内涵增长为主、重视质量提高的集约发展转变,使城镇化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契合、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

  智能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信息化和数字化对于信息处理、过程控制、系统集成以及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推进城镇现代化、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建设智能城镇应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城镇,合理配置城镇资源。应紧紧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核心环节,同时积极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以及城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为此,应做好智能城镇的顶层设计,把握好总体规划和实施战略,把智能城镇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绿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工业化在为城镇发展创造经济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城镇生活疏离自然界、灰色挤占绿色等问题。所以,新型城镇化应建立在绿色发展、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主张从系统科学视角用生态学观点对城镇进行设计。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仅仅指自然生态,而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诸多内容的综合概念。城镇生态环境已成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镇生态环境越好,就越能吸引人才和要素,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把建设生态城镇作为切入点,使之成为解决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矛盾的突破口。

  低碳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城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许多国家提出了建设低碳城镇的目标。所谓低碳城镇,是指采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城镇。建设低碳城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能够极大地提高城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路径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调整、制度完善、观念引导等措施降低碳排放,从根本上解决城镇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当前,应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资源环境约束指标的控制,逐步提高城镇化的资源环境保障程度,使城镇建设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镇应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着力推进废渣、废水、废气的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川政协主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体育英超哲科绝杀曼城登榜首 曼联豪取6连胜
  • 娱乐吴宗宪卷入掏空案获刑22月 将上诉证清白
  • 财经17个县骗扶贫资金超2150万
  • 科技夺命快递背后:收寄验收制度形同虚设
  • 博客2013十大痛快事件 380斤胖子健康路(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毕业生跳楼身亡 称完不成工作想逃避
  • 梁建章:粮食安全与人口控制
  • 冉学东:混合所有制是万灵药吗
  • 谢百三:明年股市楼市几大考验
  • 陈浩武:当前社会最大矛盾是分配不公
  • 罗天昊:中国保护耕地到底为什么
  • 黄有光:个人与社会能否增加快乐
  • 孙立坚:2014经济改革切入点在哪里
  • 叶檀:高净值人群集体离巢值得警惕
  • 徐斌:农地流转是农民成体面职业前提
  • 刘杉:2014的确定与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