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染指土地流转:拜尔拟参与安徽土地信托

2013年12月18日 01:50  经济参考报 
                  

  德国拜尔拟参与安徽土地信托项目

  记者 林远 钟源 北京报道

  首例外资介入中国土地流转项目17日在北京正式敲定。德国拜耳集团下属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拜耳作物科学”)与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信信托”)就土地流转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未来,拜耳作物科学将把管理服务及产品投入到中信信托在安徽的土地流转项目中。专家表示,外资的进入有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对其取得收益的途径进行限制,避免出现“变相地主”。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双方将以土地流转项目为平台,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科学技术、产业链构建等方面整合资源,通过引入国际领先的生产要素和现代化农业理念,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今年10月10日,中信信托与安徽宿州踊桥区政府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支土地流转信托计划——“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该信托计划期限为12年,可流转面积达5400亩。另据中信信托方面透露,远期土地流转项目计划将覆盖25000亩。

  安徽土地信托试点,是在不改变农村土地农业用途以及坚持集体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承包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信托给受托人,由其利用专业规划经营管理或使用,通过资本化运作,土地收益归受益人所有。据了解,该信托计划中土地增值收益的70%将分配给农民。

  中信信托看重的正是拜耳作物科学在农业领域的经验。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包学勤表示,农村土地信托化流转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而拜耳作物科学在作物保护、非农业害虫防治、种子以及现代农业经营管理、食品链等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和资源优势。

  “拜耳之所以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认为有了信托这个平台,产权比较明晰。”中信信托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实中土地确权比较困难,通过信托收益权凭证来转换要容易得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中央强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强调土地流转后的收益要分配给农民。作为外资正式介入中国土地流转工作的首起案例,拜耳作物科学从项目中获取收益的途径非常重要。如果拜耳作物科学今后在此项目上获取的利润来自向土地流转工作中提供的管理费用或者产品销售费用,对市场的影响尚属可控;如果其采取“佃户模式”,即公司收益来自于对农村土地经营使用后产生的增值收益的提成,今后或许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蜂拥而至“染指”中国土地,其后果难以预料。因此,要注意避免外资企业成为变相“地主”,瓜分本属于中国农民的利益。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三权”是分离的,企业介入土地流转获得的是土地经营权,土地承包权仍然在农民手中,土地所有权仍然在集体手中。因为拜耳有非常先进的农村土地管理经验,不仅可以提高产出和效益,农民也收取了租金,同时农民还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方法,可谓一举多得。在此过程中,拥有承包权的农民随时可以把土地收回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外资的进入并不会动摇基本的农村土地制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毛新宇新书谈毛家后人 公开父母结婚照
  • 体育里贝里曼朱格策连击 恒大0-3拜仁争季军
  • 娱乐郭德纲经纪人:近期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 财经上海国资改革:国企董事长63岁必须退休
  • 科技运营商4G纠结期:电信联通大刷广告
  • 博客马未都:《爸爸去哪儿》好看过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土豪追女生:百份蛋糕庆生不留名 四六级
  • FT中文网:中国改革的顺序与逻辑
  • 小赢妇:股权激励能否激活国企刘阿斗
  • 永新人:一个热衷于打折的社会
  • 叶檀:城镇化25万亿钱从何来
  • 孙大午: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放开事权
  • 沙黾农:按市值配售 优先股彻底变味
  • 叶檀:新三板分不分流资金不是大事
  • 姚树洁:城镇化新政有望破解地产危机
  • 冉学东:地方债务风险最可怕的是什么
  • 梁建章:放开计划生育不能城乡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