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国以问题为导向部署强力改革

2013年12月13日 22:4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题:中国以问题为导向部署强力改革

  中新社记者 周锐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13日落下帷幕,中国官方2014年经济工作的风向标已基本明晰。

  虽然“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保持不变,但在“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这些为各方所熟知的宏调要点被赋予了全新内涵,以服务于“重大而艰巨”的改革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1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没有后遗症的经济增速”的新提法;粮食问题、地方债务被单列在来年工作任务中这一新变化,体现了官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思路。

  刘元春强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工作”,是官方第一次把改革的实施机制明确出来。此举说明中央计划在2014年推动的改革是强力的改革。因为树立中央权威,将确保改革从上到下一以贯之。

  一年前,在十八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中,“稳增长”一词仅在官方发布的闭幕消息中出现两次。考虑到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坊间普遍认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淡化GDP增速,把改革作为核心内容。

  该预测今天得到应验。在会后发布的公报中,官方用一整段的语言对经济增速作出“规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刘元春指出,从过去情况看,带来后遗症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各地粗放的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其二是官方大规模刺激政策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等困境。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刘元春指出,此举意改革已有政绩评价体系,在为导致粗放发展的GDP冲动“釜底抽薪”。

  而本次经济工作会提出的“寓改革于调控之中”的要求,也意味着中国官方将全面改革现有调控手段,从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服务。

  刘元春分析说,为了给改革创造空间,“稳增长”的内涵将不再仅限于经济增速,而是体现在兼顾收入分配、物价、居民就业等多个方面的“底线管理”。为避免重蹈债务风险、产能过剩等后遗症的覆辙,官方财政、货币政策将不再以大规模的发行钞票、重复建设等运动性手段来操作,而是更着眼于长效建设。

  诸多问题的存在,验证了官方对2014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的判断。刘元春认为,在这一局面下,官方拿出了强力推进改革的态度。

  他分析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工作”是官方第一次把改革的实施机制明确出来。此举将能够树立中央权威,避免“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情形出现,确保改革从上到下一以贯之,“上述内容再一次明确,中国2014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将是改革”。(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张成泽受审画面和朝中社通报新闻稿曝光
  • 体育书豪复出火箭负 全明星票选I:詹皇票王
  • 娱乐出柜跳水金童戴利与男友恩爱互喂口水
  • 财经上市公司董事长涉嫌强奸高尔夫美女教练
  • 科技西安85后女生中750万淘宝彩票大奖
  • 博客十岁女童摔婴案调查 回应除夕不放假吐槽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三清新美女酷似奶茶MM 17岁保送清华
  • 谢百三:2014年新股可能成为鸡肋
  • 李光斗:雷军和董明珠10亿赌局谁会赢
  • 高善文:什么引发此轮债券市场熊市
  • 罗天昊:衡量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刘石:中国粮食安全不靠十八亿亩耕地
  • 永新人:不妨为反倾销叫一声好
  • 齐格:我们这一辈晚年生活会幸福吗
  • 冉学东:经济增长目标下调成定局
  • 丁志杰:上海自贸区以创新倒逼改革
  • 沈建光:经济如期放缓 改革仍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