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会议为明年定调 被指中国今年最后大事

2013年12月11日 10:24  环球时报 

  发展方式如何转变增长速度是否下调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被称为中国今年“最后一件大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日在北京闭门召开,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并提出明年经济任务和目标。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落实会”。“如果世界经济火车头步伐加快,德国经济将露出幸福笑脸”,类似德国《经济周刊》的乐观预期昨天并不多,更多人像路透社一样看到市场对经济增速的纠结:一个是“众望所归”的7%,这会极大调动市场对政府推进转型改革的期盼;一个是“大失所望”的7.5%,这将极大加重市场对政府仍“走老路”的担忧。法国经济学家梅尔卡达尔提醒说,讨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没意义,因为中国当下的目标是要找到经济持续发展与保持良好环境的新模式,而非以前不顾一切追求GDP增速。

  中国今年“最后一件大事”

  虽然外界早有推测,10日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还是被很多媒体当做“突发新闻”报道。英国广播公司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制定出方向后,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日在北京召开。报道援引新华社的报道说,这次会议将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总结今年的经济工作,并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最终将在明年3月的两会上公布。日本共同社称,中央工作会议要开两三天,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在此次经济会议上得到确认。路透社介绍说,中国官方媒体通常会在会议结束后才宣布会议内容。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称,这个年度经济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是中共中央召开的最高层次经济会议。美国世界新闻网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今年“最后一件大事”是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主要一件事就是“派任务”。文章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成为一个中途站,上面连着三中全会,下面接着明年初的两会。台湾《经济日报》分析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年开,今年有极大的不同,旨在“落实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改革。然而更重要的,是此次会议自身之变,因为此次改革是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旗下,提出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中国政府管理经济之变,也令过去该会议主要精力用来“定指标”的做法从此次开始转变。在韩联社看来,在本月3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已经给中国经济明年定调为“稳中求进”,即相比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更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减少政府干预、扩大内需等持续发展政策。

  10日中国发布的经济数据也成为外界议论此次会议的依据。法国《新工厂》报道称,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延续了前两个季度的复苏势头,出口增长也超过预期;11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7%,为年内最高水平。这些都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出更多较大胆改革措施提供了较好基础。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些“坚实的数据”在中央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之际发布,进一步说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状况良好,也再次打破中国经济可能放缓的预测。中国领导人承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向此方向迈出了步伐。

  路透社称,中国官方刚公布的地方官员考核标准,已不仅仅把GDP增速当作考核重点,也要包括资源、环境成本、债务水平和安全生产以及推动技术创新、就业等。台湾“中央社”称,此次会议将着重在发展和改革,并涵盖经济体制改革、财政货币、房市调控、城镇化、社会保障等10大改革主题。

  德国洪堡大学国际政治学者霍尔特曼1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让老百姓生活好,就是最好的政策”,这一点与发达国家一致。中国的经济改革举措表明它对经济发展思路已经从“量”正式进入“质”的大转变。

  中国增长目标降还是不降?

  法国经济学家梅尔卡达尔10日告诉《环球时报》,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可以被视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5年后的一个新转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法国《费加罗报》评论称,法国总理埃罗从访华中获得动力,因为他从中国改革成功中获得了勇气来继续推动法国的改革。德国《经济周刊》说,“如果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步伐加快,德国经济将露出幸福的笑脸”。文章认为,中国近年来一直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也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因素,“感谢中国出口和高额外汇储备”。德国电视一台称,对德国制造商来说,中国就是“一根救命稻草”,特别是德国汽车业,中国对大众、宝马的需求越来越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4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13年中国GDP增长7.7%,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

  马来西亚《星报》称,为领导层提供政策建议的中国高级政府智库仍在辩论政府是否应将2014年的GDP目标从今年的7.5%降至7%。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社科院都建议调低目标,称这有利于促进改革,避免地方政府一味追求高增长率。不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其他智库建议保持7.5%的目标不变,他们认为,如果调降增长目标,可能会对投资信心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也会引发经济进一步放缓风险。

  “中国2014年增长目标降还是不降?”美国CNBC网站10日的问题代表了外界的困惑。文章认为,GDP增长目标被视为领导层实施改革严肃性的关键信号,同时也反映出明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走向。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高路易认为,在许多国家,增长目标与实际增幅相比存在差异,但在中国,增长目标更像一个经济增长底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1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外舆论通常首先关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进出口问题,即中国是否还能为世界的经济稳定地贡献市场性力量,因此,它们一般会关心中国经济能否延续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态势。梅尔卡达尔不久前在法国《费加罗报》上撰文说,“中国当局宣布的改革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前奏,未来几年可能将再次让我们惊讶”。

  中国经济面临的“考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学者尹中立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这是新领导层上任后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顾过去一年,经济工作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强调经济结构调整,此外就是对产业结构升级要求更高,而且更强调落实。在过去一年中,各种配套的改革措施实施力度都比较大,过去往往只是在文件中提到而很难落实。

  “美丽新世界”是德国交易网10日对中国经济的展望。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11月推出了新的改革计划。经过多年的改革成功,中国政府力求向上突破。在社会改革上,中国也将进一步开放,特别倾向于低收入阶层。政治改革上,遏制腐败和裙带关系。中国的改革是成熟和勇敢的。

  台湾《经济日报》称,来年是中国经济的大变之年,要看其怎么去变,得透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城镇化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三大会议来评估。伦敦大学学者多德1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世界各国对中国有不同期许,但没有一个国家希望看到中国变成一个发展过热、无度吞噬地球资源的国家。中国在2014年需要投入最多精力的的确是经济政策。德国学者霍尔特曼认为,万事开头难,但“只有龙舞动起来,世界经济才会更加向前”。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姚蒙 纪双城 青木 李珍 王刚 马晴燕 甄翔 玉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纪委:专项清理干部住房用车 超配清退
  • 体育欧冠曼城3-2逆转拜仁 C罗进球皇马2-0
  • 娱乐北漂女歌手遭快递员劫杀 凶手被执行死刑
  • 财经低退休年龄群体或先延退 多为体力劳动者
  • 科技电信4G最快明年初公众“试商用”
  • 博客柴静:一百年前医患关系让人感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青年弃万元工作当北漂:理想就是买房吗
  • 陶冬:就业是安倍经济学的最大敌人
  • 苏鑫:任志强扮优雅卖书
  • 官建益:创业板禁借壳是类特区优势
  • 宋文洲:揭穿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的真相
  • 姚树洁:解读奥巴马给曼德拉的悼词
  • 永新人:推迟退休有人欢喜有人忧
  • 冉学东: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正在打架
  • 梁建章:人口红利之后是人口负债
  • 黄有光:政府干预生育理由不成立
  • 慕容小散:“各种宝”高收益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