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步鑫生沉或许对今天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2013年11月19日 10:23  人民网 
2008年12月,海盐县有关部门在南北湖风景区建起了步鑫生改革精神事迹陈列馆。(林坚强摄) 2008年12月,海盐县有关部门在南北湖风景区建起了步鑫生改革精神事迹陈列馆。(林坚强摄)

  每个人都有其命定的大时代。

  30年的光阴足以让一位知天命的中年男人成为耄耋老人。30年前一篇《人民日报》公开报道将步鑫生推向全国改革浪潮的顶尖,30年后他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大有“南亩耕、东山卧”的悠然。

  赋到沧桑句便工

  2013年11月9日,注定是时光中的一个节点。

  11月9日,令人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全国将目光聚焦首都,对于下一步何去何从的改革寄予厚望。就在当天,人民网[微博]记者有机会采访风云80年代的改革人物——步鑫生。

  下午2点钟,走进宾馆房间,步鑫生已经在等候记者的到来,起身相迎的他操着浓重的浙江海盐的口音,偶尔夹杂着当地话普通话,这着实让北方人的记者听起来费力,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心情和兴致。身材瘦小,精神矍铄,白竖纹衬衫打着红条领带,上衣右口袋装着东西,仍紧紧的系上扣子,蓝西裤白袜子黑皮鞋,金边眼镜,左手无名指带着黑面戒指,他每个扣子都扣的很严密,记者也注意到他的衬衫袖口扣钉是考究的银色金属质地,他以自己的方式穿着,也尽量迎合礼仪着装的规范。

  与其叫做采访不如称为交流,或者是他的演讲与倾诉。他是个有故事的老人,更多的是回忆。

  交流中他能谈到政治、经济、管理、改革,甚至爆粗口,动情处连续不断的拍桌子,直至起身拍桌子。

  他说,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很多记者要求采访他,但是他现在想过清静的日子,基本都予以拒绝,每天的生活看书、写书、练练书法、养养生。当然总是有很多记者能够通过跟他关系不错的朋友相约,难以推辞。从他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来看,2008年后的他偶尔也会出现公开大型场合。

  从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13年11月9日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再出发,改革成为一代代人接力的主命题;1978年还是车间主任的步鑫生应声改革掀起浪潮,到现在的回归平淡,享受天伦之乐。无论如何,对他的采访和他波诡云谲的人生梳理回顾,或许对今天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起家立业年少时

  1934年,步鑫生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的一个裁缝世家。1950年他跟着堂哥在自家开的店铺里学做裁缝。他所在海盐衬衫总厂由1956年成立的武原缝纫合作社发展而成,1979年10月更名为海盐衬衫总厂。全厂职工不过三十来人,固定净资产2.2万元,全部自有资金不足5万元,年利润5千元。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改革,以星火燎原之势燃烧整个华夏大地,步鑫生就是那个时代的宠儿。早在1978年,还是车间主任的步鑫生,就曾提出过奖励工资等改革建议,但未成功。接任厂长之后,快刀痛斩计划经济带来的体制弊端。第一刀——砍了“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在车间实行“联产计酬制”;第二刀——改革不合理的劳保福利制度,请假不发工资,若真生病要由步鑫生决定是否补贴。第三刀——砍“铁饭碗”制度,规定:严重影响生产秩序、屡教不改者除名,不顾产品质量、态度恶劣者除名。1984年4月1日新华社文章《步鑫生的“上下内外观”》介绍他勇于改革的精神风貌,打通改革经络:对下——不怕后进群众吵闹;对上——不怕错误领导的压力;对外——不怕社会上的闲言碎语;对内——不顾亲友的劝阻。步鑫生体的改革语“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你砸我牌子,我砸你饭碗”、“工钱工钱,做工才有钱”、“劳保劳保,有劳才有保”将他推向舆论的高潮。

  但是,成绩斐然。《海盐史志》2011年第1期介绍,1981年6月,担任厂长带领全厂职工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企业迅速发展。1983年,陆续开发“双燕”男女衬衫、“三毛”儿童衬衫和“唐人”高级衬衫三个名牌。海盐衬衫总厂生产衬衫100多万件,工业总产值达到1028.58多万元,利润58.8万元,上缴国家税款49.5万元,分别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4.3倍、4.2倍和2.6倍。职工由1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24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浙江省第一流的专业衬衫厂。该厂成为海盐县首家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浙江省最大的专业衬衫厂,1985年职工达1043人。海盐衬衫总厂“生产上抓紧,管理上从严,经营上搞活,生活上关心”的办厂方针得到中央肯定并推广,其改革创新精神在推动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

  一路坎坷一路行

  步鑫生的独创精神和海盐衬衫总厂的改革成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983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一个具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一文,并以编者按的形式披露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批示。这篇报道出来后马上引起了争论,《杭州日报》2010年曾报道:《工人日报》也写了一份内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独创精神》,说步鑫生刚愎自用、独断专行,还有收买记者等,这份内参又送到胡耀邦同志手里,他马上批示浙江省委进行调查。 1984年春节前来了浙江省委联合调查组,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步鑫生虽然有缺点,但是改革没有错。这以后,中央指示向全国推广改革创新精神。

  几乎是一夜之间,“步鑫生”成为这个时代的改革创新代名词,继而文字、图像、声音三维立体式的全时空报道将他推向风云际会的浪潮顶端。

  步鑫生的改革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学习步鑫生热”。全国各地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文艺团体和各级党政领导纷纷到海盐衬衫总厂参观或者邀请步鑫生前去演讲、介绍经验。步鑫生因此被评为1984年全国十大新闻人物。

  步鑫生说,当时前去海盐参观的人让步鑫生应接不暇,最后有关部门专门下了文件,师级以上的干部由步鑫生专门接待,其余的人,则由省里和县里专门设立接待所,大家集体听录音。

  成名后的他时间多被安排在接待来参观学习、取经的各地人员,出席从县、市、省直到国家级的各种会议,即使精力再旺盛,他也终于感到疲惫,这种累不仅仅是来自于对工厂发展壮大的管理,更多的来自政治、人事的复杂关系,社会各界对步鑫生的质疑和抨击从来没有断过。

  以赢的姿态去输

  “我没有失败,失败的是那些管理者。”采访中,步鑫生突然提高声音分贝。 《南湖晚报》公开发表:1983年中国刮起“西装热”,1984年7月21日,海盐衬衫总厂会议室里,省、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45人会聚一堂,围绕着西装热,热烈讨论着一个问题:衬衫总厂要不要引进西装生产线?西装生产线的规模要多大?

  一位领导建议步鑫生要抓住机会,将衬衫、西服、领带形成系列,衬衫要增加花色,必须新建印染车间。经过再三说服,步鑫生答应上一条流水线即18万美元的投资。然而,报告送到省轻二厅,厅长指示:“要搞就搞大点,10万套一条流水线效益不会太好,搞30万套!

  8月16日,浙江省二轻总公司《关于海盐衬衫总厂引进西装生产线扩初设计会审纪要的批复》中明确:西装线生产规模为年产西装30万套(每套3件),总投资389万元,其中用于引进设备268万元。

  年产30万套西装项目上马的同时,海盐衬衫总厂6000平方米的西装大楼也开建,这对1983年底流动资金只有50万元的衬衫厂来说,根本无力承受。各种原因加上国家宏观经济过热而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并控制基建规模,海盐衬衫厂的西服大楼被迫停工,与此同时,刮过“西装热”的风之后,开始出现滞销现象。

  匆匆上马的印染车间,由于技术不过关而停留在停工状态。在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后,该厂的基础管理工作跟不上、质量不稳定。又因步鑫生精力充沛,事无巨细,他实行高度的个人集权,从而形成优势个人效应,人才尽失。1985年在“全国衬衫评选会”上,代表着海盐厂生产水平的“唐人”牌高级衬衫名落孙山,使海盐丧失了产品优势。此时的海盐衬衫厂,元气大伤。虽然在本行业有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由于受文化程度的掣肘,管理水平也难以随规模扩大而相应提升,此时步鑫生和他的衬衫厂已经内忧外患。不久,财务便发出亏空的预警信号。

  1986年,海盐衬衫厂亏损300万元。

  “步鑫生现象”的多数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是步鑫生“决策失误”导致。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1988年 1月5日,步鑫生被浙江省政府宣布免去职务。1月16日人民日报稿件《粗暴专横讳疾忌医步鑫生被免职,债台高筑的海盐衬衫总厂正招聘经营者》见报。稿件中提到,“步鑫生讳疾忌医,至今仍不觉悟,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

  全国媒体一拥而上,大肆批评。舆论将步鑫生从金字塔顶尖给重重的摔下来。

  鉴于当时形势,人民日报1988年1月27日发表文章《一人沉浮 千夫评说》,文中浙江一位理论工作者分析步鑫生失败原因:“从经营战略上来看,步鑫生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上西装生产线,其间有诸多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果他不搞西装,固守旧业搞衬衫;如果维持原计划8万套的西装生产线,上级部门不成倍加码扩大规模;如果不受建筑皮包公司诓骗,厂房基建没有返工误期一年;如果1985至1986年间服装市场没有突发性起落;如果没有消费基金膨胀、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的大背景……步鑫生如果免却其中任何一条不利因为都可能避免困境。”

  “悲剧在于这些因素恰恰同时出现,把步鑫生击倒了!这是新旧体制摩擦、撞击必然产生的‘负效应’。步鑫生固然有他素质不高的弱点,但换个别人就一定能逃脱这个‘看不见的手’所致的厄运?”

  “所谓改革难,也就难在这里。在论及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成败得失时,不能不同时顾及这个现实和整个社会背景。”

  “改革难,实在太难了!”说到改革,步鑫生有些黯然,“改革要从下往上,而不是从上往下制定!”

  因为步鑫生的名字是个品牌,所以,自从免职的消息传出后,不断有企业、个人来请他,先后担任上海申佳公司、北京皇家衬衫厂、辽宁盘锦服装厂(现更名为阿波罗衬衫总厂)厂长。1993年,60岁的他在秦皇岛创立步鑫生制衣有限公司。但此后终归再没有达到80年代的辉煌。

  2002年他选择退出江湖,休养生息,定居上海。

  2008年7月,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步鑫生荣获“中国企业改革纪念章”。

  闲将往事思量过

  采访时,步鑫生很高兴的告诉人民网的记者,有人说他是“老虎的胆子,猴子的脑子”,他很认可。在一旁的海盐县史志办林坚强说他:“一匹烈马,也是一匹骏马”,记者忍不住评价,“因为烈才骏”时,步鑫生笑的很开心。步鑫生主动告诉记者,他是1934年1月23日出生,阴历正好大年三十。他说,他从来不让家人给他过生日,因为那天全国人都给他过生日。

  以今天的视角再回顾当时人民日报《一人沉浮 千夫评说》文章中的话,历久弥新。“在注重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快改革,特别是从宏观上创造一种有利于改革的环境,调节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并使其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否则,还会有企业和企业家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如何评价这样一个快意恩仇、沉浮江湖的传奇人物,成功、失败是民间的主论调。或许二元对立的论调让我们失去更多可以反思的机会。

  有人说,步鑫生的做法称不上改革。但是,改革与回归的界限像撕开的海绵,界限模糊。

  成功、失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归平淡之后可以练练书法、养生的恬然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老去的是时间,不老的是传说,是耄耋之年的淡到极致,是一代际会的老人给予后人的启示。(方开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连发3问驳安倍:开罗宣言算不算数?
  • 体育亚冠决赛纪录片:广州!冠军终归这里
  • 娱乐卖淫女扮模特上相亲节目 1千1次曝艳照
  • 财经地方债藏匿手段:玩起“10个瓶子9个盖”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马未都:二胎政策不如索性彻底放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户口成大学生求职永远的痛 新浪教育盛典
  • 梁建章:为什么放开二胎是远远不够的
  • 安邦:民营银行会不会成为坏账接盘者
  • 金岩石:经营型政府的投资之手
  • 朱大鸣:三中全会后房价真会涨吗
  • 刘泳华:电商的高调与央视的低调
  • 齐格:看企业老总如何侃三中全会
  • 叶檀:北京补偿河北天经地义
  • 张五常:中国旧家庭礼教与国家盛衰
  • 沈建光:中国金融改革五大看点
  • 李光斗:央视广告收入将被百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