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改革策:民资办银行由探索变允许

2013年11月18日 01:59  国际金融报 微博

CFP图

CFP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共十六项60条,出现次数最多的十大带有“改革与发展”时代特色的词汇依次为:制度(183)、社会(143)、改革(137)、机制(115)、体制(88)、发展(86)、市场(81)、经济(74)、管理(78)、体系(68)。

  全文对改革举措进行部署时所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为“完善”,共计113次。

  国企改革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提升

  ■ 本报记者 黄烨 发自上海

  《决定》指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30%是什么概念?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根据行业性质不同,一般竞争类央企的红利上缴比例是10%,资源类央企上缴比例是15%,军工科研类央企的上缴比例在5%。去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烟草总公司税后利润收取比例已提高至20%。也就是说,对部分央企来说,未来7年,其上缴红利的比例将提高20个百分点。

  “可能的路径仍然是渐进。”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宏观策略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但不是所有的央企都能上缴这么多红利,可能要等待国务院国资委可能出台的细则。”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同样对媒体表示,逐步提高上缴比例,“既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会一下子加大国有企业的压力,让其做好准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对媒体说,国企的下一步改革,提高上缴红利比例是在意料之中的,“步子就不能迈得太急太快,不能‘竭泽而渔’”。

  对于上述观点,《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未能联系到央企进行置评。但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内的诸多媒体采访时说,“央企是人民的企业,国企发展的成果要让全民共享。”他当时建言,“用国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尤其是央企的一部分股份让社保基金持有,每年分红补贴给社保基金来解决社保资金的难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对媒体说,《决定》关于垄断行业改革的思路非常清晰,“明确要将自然垄断性环节和可引入竞争的环节分开,同时强调自然垄断环节要靠有效政府监管克服垄断弊端”。

  《决定》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对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这意味着国有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将以国企改革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金融机构

  民资办银行由“探索”变“允许”

  《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由“探索”变为“允许”,一词之差凸显我国金融改革的决心。

  决定还提出,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无论是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还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这些举措均意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说。

  王国刚认为,以上举措对于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不言而喻。他认为金融市场化的推进,一方面需要有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配套条件的完善。

  决定还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二字,与十八大报告中“稳步推进”、“逐步实现”的表述有明显不同。

  “‘加快’二字凸显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性,随着改革的提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市场化改革举措出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

  户籍制度

  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

  《决定》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并出台“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等配套制度。

  “总体来看,这些提法反映出的思路更加明确、全面、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段成荣说。户籍制度的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立足当前的国情和城市资源环境条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更具操作性的方案是“整体规划、分头实施、稳步推进”。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剥离其附着的权益差距,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公共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福利待遇的均等化。

  “这些是非常好的制度设计,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后的问题,对于他们身份转变后的利益和待遇有一个兜底保障,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不公平。”段成荣表示,这也直接关系到户籍改革能否成功以及城镇化质量能否提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指出,在上述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之外,还应该看到的一大亮点是,《决定》在就业、教育等公民权利方面的改革完善也提出了系统的要求。“这些与户籍相配套,让人们看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居民不分出身户籍,都应当拥有公平的机会、公平的权利和公平的规则,能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向着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又迈进了一步。”

  计划生育

  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 本报记者 潘洁 发自上海

  《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如果你把买房子、租房子、孩子吃穿用、学费等所有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计算在内,你就会发现,高昂的费用养大一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当前公共服务配套措施都跟不上,即便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都不敢生。“诸如收入分配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放开户籍制度、加大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入都需要跟得上。”

  “如果放开二胎,多出来的几亿人口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小平建议,可通过鼓励减少计划内二胎生育的措施,来降低出生性别比。当前需要解决的是,因出生性别比偏高所造成的男女失配问题。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杜鹏则认为,从长远来看,“放开二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为了延缓人口红利的消失,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对过低的生育率进行调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放开二胎”政策只是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发展的第一步,5至10年之后,国家可能会调整为城乡普遍可以生二胎,不再区分单独还是双独。

  对于外界提出的“老龄化所产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李小平并不赞同。“拿现在的民工荒来说,主要是因为企业招工时只要40岁之前的劳动力,40后、50后根本不录用,这种劳动力短缺现象不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是用工方式的问题。那些针对所有年龄段的工作,不仅劳动力充裕,还面临劳动人口过剩的情况。”

  陆杰华同时指出,当前还需考虑的是,政策实施后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第一步调整过程中出现新问题,比如政策出来之后怎么认定,会否出现钻政策空子等问题,都可能对第二步的政策调整计划和时间产生影响。”陆杰华表示,如果按照国家“单独二胎”、全面放开二胎这两步政策走完后,生育率并没有达到预期中增长,而是还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那么国家可能将采取新的政策,并作进一步调整。

  资本市场

  股票发行将推注册制

  《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这是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列入中央文件,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微博]认为,中国股市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对股票发行的过度行政干预。近一两年来,市场对实行注册制的呼声很高,监管层也多次透出未来要推行注册制的信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资本作为基础性资源,在配置中更应凸显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董登新说,注册制改革已经没有退路。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发行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并不意味着发行标准的降低和监管的放松。相反,注册制对事后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以更加严格的监管维护市场健康运行。这要求证监会的职责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监管重心后移。

  “证监会需要把更多精力由审批转移到查处市场违规行为、打击证券犯罪和维护市场‘三公’等方面。”董登新说。

  虽然注册制的真正实施还有待证券法的修改,但注册制蓝图带给资本市场的变革已经可以预期。理顺关系,该市场的归市场,该监管的归监管,资本市场的活力将由此得到释放。

  财税制度

  建立事权责任财务制度

  《决定》提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增值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逐步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推动环保费改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微博]认为,此次财税改革有两层含义:一是建立财政收支平衡制度,量入为出;二是推动投资性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型,改变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缺位的问题。同时,未来在房产税、消费税、资源税和环保税税率设定上,应该会考虑因地制宜,不同地区会形成税率差异。

  民生证券管清友则表示,财政的作用被大大提升,财政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并重,财税体制作出重点调整,第一次提出债务预警。

  农村用地

  建设用地市场城乡统一

  《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国土资源部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主任孙英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随着决定出台,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依法实践问题。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使环环相扣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问题进入整体突破期。要解放思想,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赋权于民,使农民以产权保生存、以产权谋发展,从农村突破,向城乡一体化总目标迈进。

  当前中国土地政策日益社会化,一些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土地有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郑凌志认为,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单靠地方政府推动已不能完成。缩小征地范围,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涉及土地收益分配格局调整,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各层面。今后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在严格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城镇经营型项目开发;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办法,合理确定中央、地方、集体、个人收益比例,激活各方面积极性,可能成为改革探索的新热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俄罗斯客机坠毁已造成50人死亡
  • 体育再见孔卡!巴西劲旅官方宣布孔卡回归
  • 娱乐曝刘恺威马雅舒曾同居 回应:好朋友
  • 财经任志强:越限购越应该买房
  • 科技支付宝电脑转账将收手续费
  • 博客法律学者徐昕:个案推动劳教的废除
  • 读书细节解析: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
  • 教育清华生甘当月薪2000保安 新浪教育盛典
  • 叶檀:如何土改
  • 姚树洁:推进房产税不能伤及弱者
  • 杨再平:新经济改革决定十大制度红利
  • 姚树洁:单独二胎和全面二胎时间表
  • 尹中立: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面临挑战
  • 陶冬:安倍左支右绌 耶伦萧规曹随
  • 郑风田:农地直接入市唤起巨量资本
  • 管清友:三中全会决定说明十二点思考
  • 姚树洁:习近平《决定》彰显老邓风范
  • 马宇:关于《决定》的十三点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