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换新颜 企业员工可以持股尝小鲜

2013年11月18日 01:38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未来将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为民资持股创造利好条件。

  有财政部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股份制改革进程中,需要谨防央企的无边界扩张以及主业的不集中等问题,同时必须保持国有资产的控股地位。

  重提混合所有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迎来较大规模的第一波改革,当时的改革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

  “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布,但国有企业改革的详细部署并没有在之后的改革中完全体现。”上述财政部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当时涉及生物制药等行业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加快了改革步伐,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2005年后,国资国企改革以“做大做强”取代了上述业已形成的改革思路,形成了一套国有资产管理新导向。

  此次,《决定》打破了上述改革僵局,重提混合所有制,明确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将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为民资持股创造利好条件。”

  国研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重点将以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为目标,从这一点上来说,混合所有制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

  仍须坚持国资控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战略规划部副主任宗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混合所有制思路的再现,对未来所有制形式确立了重要基础,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了广阔的空间。

  至于下一步国企改革的关键,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须“深入调整所有制结构。”

  接下来,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探索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所有制实现形式。

  “《决定》的出炉,为股份制改革指出了一条清晰的改革路线,但还要继续坚持国有资产的控股地位。”上述财政部内部人士说。

  国有企业要实行公司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其资产肯定必须股份化、证券化,而且应该可以转让,但必须以保持国有资产的控股地位为前提,否则,公众化就可能成为私有化的代名词。

  进一步看,未来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中,还要谨防的一个问题是央企的无边界扩张,应致力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主业集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疆巴楚9名暴徒袭击派出所被击毙
  • 体育NBA-林书豪16+7火箭胜 詹皇30分热火胜
  • 娱乐曝刘恺威马雅舒曾同居 回应:好朋友
  • 财经任志强:越限购越应该买房
  • 科技支付宝电脑转账将收手续费
  • 博客法律学者徐昕:个案推动劳教的废除
  • 读书细节解析: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
  • 教育清华生甘当月薪2000保安 新浪教育盛典
  • 姚树洁:单独二胎和全面二胎时间表
  • 尹中立: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面临挑战
  • 陶冬:安倍左支右绌 耶伦萧规曹随
  • 郑风田:农地直接入市唤起巨量资本
  • 管清友:三中全会决定说明十二点思考
  • 姚树洁:习近平《决定》彰显老邓风范
  • 马宇:关于《决定》的十三点惊叹
  • 刘远举:改革的共识可以重建吗
  • 官建益:注册制是让我们投资不是赌博
  • 谢百三:党代会后的股市分歧依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