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改路线图时间表分歧大:能否承担中小银行倒闭潮

2013年11月14日 02:55  21世纪经济报道 

  史进峰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为新一轮金融改革划定怎样的框架和路线图?”过去一个月,当记者把相同的问题抛给不同的业界大佬、大型银行高管,或中小银行一把手,其对于金改的期望,与沸腾的舆论相比,要冷静许多。

  11月12日,5000字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涵盖政治、经济、司法、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超越以往经济体制改革的单一范畴。在全面改革大框架下,金融改革议题着墨不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语带过,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政府职能改革也权且跟金融沾点边。

  但这并不意味着金改被搁置,13日,多位智囊透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金融改革做出全方位部署。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未来金改至少涵盖几大方向:一是以推进民营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为主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和健全方案,包括政策性银行改革;二是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价格改革;三是进一步开放金融体系,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四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从2012年开始,中国金融改革一直沿着两条路行进:一条是事关全局的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纵向深化推进;一条则延续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惯用的“先试点、后推进”的渐进模式,冀望以深圳前海、浙江温州、上海(自贸区)局部突破打开新局面,上述三地在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上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其承担的改革重任又各有侧重。

  温州民营银行试点背后的产权多元化改革逻辑,前海滩头旨在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及本币国际化的试水,再加上前不久担负“第二次入世”重任的上海自贸区改革框架,点面之间,未来十年中国金融改革的全局图已然展开,路线廓清,争议搁置。

  大会召开前夕,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衔的“383”改革方案大体勾勒出了金改的几个支点——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及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简要概括,一则以产权多元化为支点的公司治理改革打造富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二则以利率、汇率市场化为基础的价格改革,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

  2013年,金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带有官方立场的民间智囊发布的诸如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时间表让人浮想联翩,6月“钱荒”潮前,市场一度传闻央行已将利率市场化时间表的征求意见下发至大型银行。

  上半年关于资本项下开放时间表的说法,也激起学界业界激烈争论。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时间表提前至2015年的说法,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余永定多次表达了不同意见。余永定更是在不同场合反复呼吁资本项目自由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后一防线,解决其他问题之后再彻底开放也不迟,两位重量级经济学家的苦口婆心,也反映了金改路线图选择上的巨大分歧。

  一句话,金融改革大方向没有争议,但路线图和时间表的选择却分歧重重。

  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价格改革,体现了市场化的两个趋势:第一,未来的金融市场将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品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使之成为竞争性的市场;第二,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自主定价权,其中最重要的是风险定价权,即金融机构会不会对风险有识别、判定,然后进行定价。

  这一点,央行行长周小川表达得非常明确,利率市场化就是自主定价权。按照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的说法,假定2015年人民币可以实现资本项下基本可兑换,那么意味着汇率届时将实现自由化,而汇率是利率的平价,在基本可兑换前,利率应该市场化。

  然而,银行家们辩驳道,利率市场化和配套的存款保险制度应该在经济上行期展开,但2008年的大危机中断了这一进程。如今中国经济告别高增长,经济下行压力重重,如何评估新形势下金融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这个话题很重要。

  借用“383”方案的参与者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的话说,金融改革一定是有成本的,没有一个没有成本的改革方案,改革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可能还比较大。

  仅以利率市场化为例,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多数国家会经历利率快速上升和利差大幅度缩小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中小银行大范围倒闭潮。

  张承惠领衔的调研发现,中国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冲击是准备不足的,即便其有很强的危机感,早做思想准备也不一定有能力应对冲击。

  “意味着可能会有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倒闭。我们能不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张承惠反问。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健全的金融机构出清机制很重要,这恰是存款保险制度出台迫在眉睫的原因所在。

  相较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资本项下开放引发的争议只多不少。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更加详细的解决方案,这既有赖于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更有赖于底层的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领域更多是框架性、方向性及引导性的决定,不一定会有非常具体的金融改革方案。”10月底,当“383方案”热炒的当口,张承惠的观点已经代表了金融家们的客观判断。

  一句话,在顶层指导下,未来金融改革应该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同时,激发和支持民间创新的活力。

  借用温州金融改革的推动者,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的话说,顶层设计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底层设计,改革要尊重底层创新,回归市场取向。(编辑 韩瑞芸)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末代港督干扰香港内部事务引发炮轰
  • 体育蔡振华将会晤里皮 皇马:恒大成亚洲最好
  • 娱乐吴奇隆刘诗诗公开恋情:得之不易很珍惜
  • 财经厦门2624套保障房疑被公务员囤积
  • 科技视网膜屏iPad mini国内开售:售价2888起
  • 博客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六大新看点
  • 读书解密:毛贺结婚时可知开慧还活着
  • 教育美国老爹称女儿作业要亲命 新浪教育盛典
  • 陶冬:欧洲降息为哪般
  • 刘远举:三中全会的集权与改革
  • 赵伟:中美大小企业环境反差令人忧
  • 陈永昌: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思路
  • 孙立坚:十二字解读三中全会报告
  • 郑风田:全会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江濡山:习李改革新政有哪些特别亮点
  • 叶檀:三中全会经改三大亮点
  • 刘杉:三中全会开放比改革步子大
  • 官建益:三中全会的利好贵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