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成共识:三中全会公报5500字提改革59次

2013年11月13日 13:17  人民网 
一张图读懂三中全会(来源:人民网) 一张图读懂三中全会(来源:人民网) 一张图读懂三中全会(来源:人民网) 一张图读懂三中全会(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微博]北京11月13日电 (李海霞)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京闭幕。人民网根据当日公布的会议公报,梳理出公报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或可管窥三中全会之要津。

  会议公报共约5500字,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十大名词词汇依次为:改革(59次)、制度(44次)、发展(37次)、体制(36次)、经济(34次)、体系(22次)、市场(22次)、文化(19次)、政治(15次)、民主(13次)。

  其中,公报中所用动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中以“深化”为首,共出现44次。其它高频动词依次为:完善(19次)、坚持(18次)、推进(18次)、加快(17次)、健全(14次)、创新(11次)、推动(11次)、促进(10次)、健全(10次)。

  纵观公报全文,提及最多的三个词:改革59次,制度44次,深化30次。由此可见,“深化”“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民众期待与共识。

  公报提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财税、国防、科技、行政、司法、执法、教育、医药、卫生、编制、人事等17个方面的改革,共提到了14项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反映了改革是民心所向的大意愿、总趋势。

  在这些众多的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被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市场作用。公报首次推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将地位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一词之变显示出市场作用的提升。“市场”被提及22次,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将会进一步加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报中两个新提及的“市场”:金融市场、建设用地市场。

  同时,公报还确定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推进与落实。

  改革还确定了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中有关各项改革的部署不仅体现了我国领导人的智慧与勇气,也是民心、民意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因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三中全会公报》百姓阅读版
  • 体育NBA詹姆斯带伤砍33分热火胜 视频
  • 娱乐吴奇隆刘诗诗公开恋情:得之不易很珍惜
  • 财经厦门2624套保障房疑被公务员囤积
  • 科技视网膜屏iPad mini国内开售:售价2888起
  • 博客日本女子监狱中的一些小秘密(图)
  • 读书解密:毛贺结婚时可知开慧还活着
  • 教育美国老爹称女儿作业要亲命 新浪教育盛典
  • 陶冬:欧洲降息为哪般
  • 刘远举:三中全会的集权与改革
  • 赵伟:中美大小企业环境反差令人忧
  • 陈永昌: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思路
  • 孙立坚:十二字解读三中全会报告
  • 郑风田:全会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江濡山:习李改革新政有哪些特别亮点
  • 叶檀:三中全会经改三大亮点
  • 刘杉:三中全会开放比改革步子大
  • 官建益:三中全会的利好贵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