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热议三中全会:自贸迎机遇 港商获更广阔舞台

2013年11月13日 10:08  人民网 
 图:12日,香港市民正在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的消息 记者杜汉生摄  图:12日,香港市民正在关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的消息 记者杜汉生摄

  人民网[微博]11月13日讯 据香港大公网报道,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有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改革体现领导层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和市场相配合符合内地目前的发展趋势,鼓励民企发展将是内地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至于改革对于香港的影响,有《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指出,习惯市场经济模式的港商在内地将获得更广阔的舞台,有利于发挥其自身优势;亦有学者认为,内地司法体制改革与法治逐步健全,将为港商创造更公平、平等的营商环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理工大学会计系副教授刘佩琼指出,内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一直以来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这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是强调政府角色的转变,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刘佩琼认为,虽然政府依然掌握着关键产业,但未来的路向会进一步的开放,而民企的发展则是内地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点。

  两地经济发展“双翼齐飞”

  对于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副团长卢瑞安认为,自贸区建设对内地的发展十分重要,香港要认清情况,冷静对待,将自身的发展做好,发挥香港优势,与内地自贸区发展实现“双翼齐飞”。至于三中全会公报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卢瑞安表示十分认同,他说,内地目前的发展趋势一定要政府和市场相配合,不断完善经济体制。他指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香港市民都很关注内地的反腐情况,乐见中央重视反腐问题,反覆强调加强反腐败和改进作风建设。至于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卢瑞安亦认为十分必要,尤其希望利用科技捍卫国家安全方面可以多下功夫。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迺强认为,三中全会中多次提到的经济改革方向,体现了中央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不必要介入的方针,例如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企业登记制度,“不需要政府来决定企业‘得’还是‘唔得’”,将有利于私营企业加入竞争,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他认为,整个改革方案并不是针对香港,但香港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当然会受到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内地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越来越接近港商的习惯,习惯了市场经济下经营方式的港商会更能够发挥出色。内地大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国际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将增强对外开放的需求,因此香港的企业在内地的舞台将更广阔。

  创公平环境增港商信心

  对于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教授何泺生表示,内地法治的逐步健全将有利于创造内地公平、平等的营商环境,港商在内地投资的信心将有所提高,“大家觉得投资经营有保障,发展就自然会更加理想”。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卢文端表示,本届三中全会可看出习、李下了巨大决心进行全面改革,亦看出中央领导层有勇气,因为改革牵涉到不少利益集团,当中有多重阻力,但领导班子既然提出,就显示其有魄力解决问题。他认为,这次改革层面涉及多方面,由政府上给予地方更多权力以至法律亦有改革,这些改变都会影响中国往后十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三中全会公报》百姓阅读版
  • 体育NBA林书豪31分准绝杀火箭双加时胜 视频
  • 娱乐吴奇隆刘诗诗公开恋情:得之不易很珍惜
  • 财经厦门2624套保障房疑被公务员囤积
  • 科技视网膜屏iPad mini国内开售:售价2888起
  • 博客日本女子监狱中的一些小秘密(图)
  • 读书解密:毛贺结婚时可知开慧还活着
  • 教育美国老爹称女儿作业要亲命 新浪教育盛典
  • 沈建光:三中全会公报十个要点
  • 赵伟:中美大小企业环境反差令人忧
  • 陈永昌: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思路
  • 孙立坚:十二字解读三中全会报告
  • 郑风田:全会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江濡山:习李改革新政有哪些特别亮点
  • 叶檀:三中全会经改三大亮点
  • 刘杉:三中全会开放比改革步子大
  • 官建益:三中全会的利好贵在落实
  • 江濡山:中国需要怎样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