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能否撬动民生
一方面,民众期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期,政府买单越来越感吃力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于小龙
看病、上学、养老,被一些人概之为民生“三座大山”的问题久矣。
一方面,民众期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期,政府买单越来越感吃力,过于依赖政府直接投资的思路也有低效等弊端。
用民营撬动民生,于是成为改革者一石二鸟的方略。
三中全会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两种分别针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开放的改革信号不断释放出来。其中,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健康服务业”的新提法,尤其引人关注。
此次会议认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不仅是满足群众迫切需要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中国此前对该领域的提法是“医疗卫生事业”,而“健康服务业”意味着属于国家公益领域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延伸。
一个月后,9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政府职责和职能转变,开放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非基本保障领域,成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相关人士透露,在下一步的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中,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将被明确区分,基本保障划归政府,而非基本保障的领域让给市场。政府和市场被理解为一个统一而非对立的整体。
和一些经济领域改革完全对民营放开不同,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如同一个人体,骨头与肌肉的功能必须严格区分,但又相互协调。政府资金将加大对基本保障、基础教育和重点学科的投入,各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义务教育体系和养老机构将得到加强,由此搭建起整个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骨架”。
而社会资本将承担“肌肉”的功能,依托于“骨架”发展形成充足和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同时,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市场化的控费、监管体系也必须同步发展,构成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
当前的情况是,在基本保障任务尚待完全履行的情况下,政府系统垄断了过多的市场要素。比如,尽管中央政策层面已经实现对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同等对待,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医保定点医院的审批却依旧沿袭旧有行政管理体系,民营医院必须要经过行政评级。而一些地区医院评级标准、体系仅针对公立医院设定,民营医院难以通过评审。
一些民营医院依然被“玻璃门”挡在现有医保支付体系之外。而不能进入医保体系,民营医院打破垄断、与公立医院竞争,就流于空谈。
社会资本办医的尴尬,在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也同样存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难以和民办机构对接,职业身份和保障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行政体制。
健康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市场并非一般性商品市场。其消费主体与供给主体之间的信息获取与博弈能力天然不对称。因此,政府一方面要从行政方面退出其过度占有的市场要素,另一方面对市场的监管也不能缺位。
目前,一些民营医院、民营教育机构通过虚假宣传、违规诊疗和高额收费谋求短期暴利的行为屡屡曝光,反映当前我们的社会资本尚不成熟,政府监管和市场良性竞争机制严重缺失。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主任佘宇所言,“公共服务产业绝非短期投资者的淘金之地。”
据国务院医改办原副主任徐善长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目前政府正在就医疗市场监管进行有益的尝试。针对医院的医保总体控费试点,正在部分城市展开。广东、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城市试点的以商业保险公司代为管理新农合资金、直接监管医疗行为的试点也已取得一定效果。
国务院医改办“十二五”医改规划专家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预计,下一步引入商业机制实现市场自我纠错的改革有望率先推出,而相关政府职能的转变则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