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以城镇化为抓手推动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

2013年11月12日 21:28  人民网 

  人民网[微博]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李叶)12日在京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管清友、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王海彦两位专家今晚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当稳妥推进。

  新型城镇化不能摊大饼

  管清友认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有两个原因:第一,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第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人民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的一个过程。他指出,以人为本实际上涵盖两个人群,农民工群体,是这一轮城镇化的最大受益群体。第二个群体包含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这两个群体也将因为城镇化的过程而获益。

  但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涉及到户籍制度改革,以及背后社会福利等一系列问题。”王海彦说,“新型城镇化不能摊大饼,要以人为核心,要有产业,吸引人就业后安定下来。要兴业兴城,避免出现空城鬼城。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不可急于求成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王海彦认为,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未来五年到十年要彻底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不只在我国存在,一些西方国家也是几十年才解决的。“未来可能需要转移3亿到4亿农民进城,不要急功近利,方向要对,步子要稳,要稳妥推进城镇化”。

  管清友表示,“我们要以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相关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比如中央和地方分税制的调整、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审批权的下放等等。城镇化过程当中要做到既发挥政府的作用,又发挥市场的作用;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地方实践和群众首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全文)
  • 体育NBA林书豪31分准绝杀火箭双加时胜 视频
  • 娱乐独家:冯小刚点将春晚 为杂技姐妹感辛酸
  • 财经公积金提取难演变成养老金 被指劫贫济富
  • 科技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350亿
  • 博客日本女子监狱中的一些小秘密(图)
  • 读书谁贪杀谁:杀贪官最多的皇帝朱元璋
  • 教育女大学生光棍节出租自己 新浪教育盛典
  • 官建益:三中全会的利好贵在落实
  • 江濡山:中国需要怎样的国家安全
  • 周彦武: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 林采宜:上海自贸区能成第二个香港吗
  • 张炎夏:上海自贸区的过去与未来
  • 李光斗:天猫一天350亿元背后的秘密
  • 郭士英:大宽松的中局可能是大萧条
  • 李罗力: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均GDP
  • 郎咸平:全会能否开启中国变革新纪元
  • 姚树洁:习李新政如何触及改革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