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丹韵
今年是人类实现转基因技术三十周年。恰巧,农业部也在今年批准发放了三种转基因进口许可的安全证书。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轰轰烈烈拉开了新一轮转基因论战的帷幕。尽管农业部再三表明,审核慎之又慎,也有媒体称“中国是转基因审批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仍旧无法阻止各方的口水仗。从农业生物专家、科学家、哲学家,再到社会名流、“知道分子”,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立之年的转基因技术,在各方博弈下,不仅难以“而立”,且似乎越发迷雾重重。
玛丽·雪莱与“科学怪人”
两个世纪前,玛丽·雪莱的小说《科学怪人》讲了一个故事:科学家弗兰肯斯坦抵不住知识的诱惑,创造了一个新生命,新生命让他至死方休。从此,“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诅咒”成为文学上的专用比喻,被无数人引用。
雪莱之后的一个世纪,一位瑞士化学家发明了广谱杀虫剂DDT,带给农民一个“没有害虫的世界”,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然而1962年,女科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DDT及各种化学药品危害环境,开现代环保运动的先河。但卡逊的命运非常凄凉,遭到一大批专家的猛烈抨击,这些人来自美国医学学会、化工集团、农业部门等,他们说她是精神病人、极端主义分子。卡逊在身心交瘁中死于癌症。直到1972年,美国宣布禁用DDT。
时间前进到1983年,迈阿密的花花公子酒店里,分子遗传学报告会即将在此举行。一位沉默寡言的男子,穿梭在人群里,他的名字是罗伯特·霍尔施,供职于孟山都公司。此刻,他的名字还不在演讲名单之列。霍尔施起身去找会议主持人,要求上台发言,主持人莫名地望着他。
几小时后,霍尔施站在了高高的讲台上,声音颤抖地说,孟山都的科学家们已成功将某个基因插入矮牵牛叶子,此时此刻,带着其他基因的完整矮牵牛植株,正扎根在孟山都的实验室里。
一扇神秘的大门,在科学家眼前打开。
尽管会议上还有两名科学家报告了相同的实验结果,但所有媒体都把镜头对准了孟山都,孟山都公司从植物基因领域的无名小卒,一跃成为重大科学突破的巨人。
顽固基因与玩具气枪
转基因的研究一直在继续。
玉米和大豆是美国农业的主宰。但起初,两位主宰坚决拒绝一切外来基因,科学家运用以前的植入方法很难成功,一碰就死。
业余的植物工程师桑德福某天突发奇想,何不把外来基因用枪打进去?
目标是洋葱。“我们给手枪打气,在枪管末端装上一点钨粉,瞄准,闭眼,然后射击。”桑德福回忆说,“空气里弥漫着洋葱的味道,洋葱汁和洋葱末四处飞溅。”他们成功了。
为什么要植入外来基因呢?为了弥补缺陷。
有一年,韦恩·巴尼斯的苹果树,被毛毛虫啃光了树叶,各种杀虫剂前赴后继,仍然失败。家人开玩笑说:“不如试试Bt?”
Bt全名苏云金芽孢杆菌,虫见虫死。将Bt的杀虫基因植入棉花,棉花就能自己抗虫,无需太多杀虫剂——这就是后来的抗虫棉,也是为啥支持方总是强调:转基因减少了农药使用,保护了环境。顺带一提,曾有报道说,十多年前,中国每年因农药中毒而伤亡的农民有上万人,而2/3的农药都用在了棉花上。
巴尼斯的结果非常不幸,他的同行们几乎同时想到一件事,Bt基因被陆续植入烟草、番茄、玉米。为争专利,科学家们大打口水战,巴尼斯一怒之下表演裸体作证。
种子战争与疯牛病
上世纪90年代,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席卷美国,孟山都只能看着唾手可得的利润白白溜走。执行者想出了一个办法:直接授权给农民,农民购买种子,再单独支付一笔基因的价值,农民可以成为新基因的供应商。
孟山都改变了传统农业的游戏规则,因此掀起轩然大波。
接着,孟山都发起了第二轮种子战争:收购种子公司。据各媒体对外披露的信息是,孟山都以10亿美元收购霍尔登,分别用23亿美元和18亿美元买下迪卡博和岱字棉,5亿美元收购英国最大的种子公司植物育种,14亿美元取得嘉吉公司的种业经营权,版图扩展到亚非欧及中南美洲。收购狂潮落幕后,孟山都成了仅次于先锋的世界第二大种子公司。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进军中国时,孟山都的抗虫棉每公斤要卖42元,农民嫌贵,也不相信棉花真的“抗虫”,第一年只好通过摊派强制,结果好评如潮。但第二年,销量一下突破2000吨,销售额达到1亿元人民币,第三年更是接近2亿元人民币,河北省的棉花产业爆发式增长,节省农药为棉农带来数十亿元好处。这件事后来被美国哈佛商学院作为教学案例。
但是当孟山都雄心勃勃进军欧洲,却发现对方大门紧闭。美国人认为医生、科学家和政府机构比环保主义可信。可欧洲人认为,环保团体比政府机构可信,又恰逢1996年“疯牛病”席卷欧洲,食品安全成为最敏感的话题。
科学对真相无能为力?
上世纪80年代末,转基因技术刚突破千难万险,反对势力已风起云涌。孟山都的全球农业扩张计划,在欧洲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人们为什么不相信转基因?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发现,人们觉得越熟悉的东西越天然;越陌生复杂,越非天然,并判断天然一定好,非天然就是坏。转基因就是被贴上“非天然”的标签。另一位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的研究结论是:面对新科技,实验数据绝对是主观情绪的手下败将。
中国的支持派说:“大部分抨击者都没看过正文”,“科普方法不恰当,就会变成高级黑”,“很多媒体喜欢找人文学者,思考的不是证据”。反对派则说:“现在没证据不代表未来没证据”,“科学史上后来被推翻的科学结论比比即是,比如DDT”。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批科学家坚持,扩张Bt作物可能会出现“抗Bt昆虫”,因此提出“避难所”概念:种植Bt作物的地方,农民必须留出一部分保留地,给害虫避难。避难所的比例之争一直在持续,从4%增长到20%。
30年前,有人预言转基因会引发第二次绿色革命:充足的食物,更好的环境。30年后,转基因作物至少在28个国家的1.7亿公顷土地上生长着。
但也可以认为,转基因作物失败。市场只有少数几种抗虫和耐除草剂作物,它们对环境的好处、对人体的安全饱受怀疑。转基因之争,甚至开始极端化。
玛丽·雪莱的“怪人诅咒”两个世纪来从未消散。有时候,文学不只是比喻,科学似乎也对真相无能为力。
(文字还参考了丹尼尔·查尔斯《收获之神》、一民《转基因食品:天使还是魔鬼》、《自然》杂志转基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