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5月25日下午消息 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标志,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迄今已经经历了17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今日在《走向核心国家—中国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发布会上预计,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在2020年之前实现资本账户开放,那么利率市场化在2015-2017年之间可以完成。他还向新浪财经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设计完成,只等待何时出。“我们也希望能够快一点,但这可能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确定时间表),要放在整个改革路线图中。”
中国政府网24日发布了《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份由发改委拟定并获国务院同意的文件明确指出年内在金融改革方面要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且要求推进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经营失败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形成有效的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今日下午参加由其撰写的《走向核心国家——中国的“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发布会上接受新浪财经提问时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设计完成,只等待何时出。“我们也希望能够快一点,但这可能要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确定),要放在整个改革路线图中。”
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加快推进背后则是市场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合适完成的关注。
“没有利率市场化就没有统一的市场,没有健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言”陈雨露如是称。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环境来看,由于利率市场管制下的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市场竞争已经开始驱动银行通过各种创新业务对现行利率管制进行突破。如发行高利率理财产品变向“揽存”、帮助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置换贷款等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竞争和信贷市场上的利率扭曲已经开始“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
而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标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迄今已经经历了17年。陈雨露认为,如果按照平均20年,最长23年(印度)的时间表粗略推算,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未来的3-5年内完成,即2015-2017年。如果结合中国在2020年之前实现资本账户开放,那么利率市场化在2015-2017年之间完成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
不过,陈雨露表示,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也必须跟上。第一是继续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基准性,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风险定价能力。
第二就是上文中提到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逐步完善金融安全网,在促进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第三是同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国内外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逐步形成开放统一的金融市场和价格体系。
第四是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有效把握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和秩序,使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实际进程相匹配,防止改革进程错配所导致的各种潜在风险。(丁蕊 发自北京)
鏂版氮璀︾ず锛氫换浣曟敹璐归娴嬪僵绁ㄤ細鍛樼瓑骞垮憡鐨嗕负璇堥獥锛岃鍕夸笂褰擄紒鐐瑰嚮杩涘叆璇︽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