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GDP增速意外跌至7.7% 3月用电量同比仅增2%

2013年04月16日 08:44  东方早报 

  低于8%的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短期内或呈“弱复苏”态势

  后续改革措施可期

  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意外放缓。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低于去年同期的8.1%,也同样低于去年四季度的7.9%和全年的7.8%。从环比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6%。

  7.7%的增速,明显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8%。数据发布后,上证指数应声跌破2200点。

  对于GDP增速放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则解释称:“这种波动主要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以及国内主动调控的结果。”

  综合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首季经济增速低位开局,工业增加值、消费等数据均显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短期内可能呈现慢复苏的态势。不过,决策层并不会因复苏乏力而出台新的刺激政策,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后续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

  消费增速大幅回落

  从“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看,拉动中国经济在去年四季度复苏的消费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回落。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6%。

  “以往总是与消费总额增速不相上下的餐饮消费,这次明显回落,这说明改作风、反腐倡廉对餐饮业的收入冲击已显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在“国五条”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促进GDP增长的另一个大头,“投资”的增长同样不及预期。

  从数据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80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7%),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1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消费增速出现回落,但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地提升。

  根据昨日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5%,投资贡献率30.3%,净出口贡献率14.2%。

  3月用电量同比仅增2%

  除消费外,从用电量等反映实体经济活力的系列数据来看,工业表现“意外”疲弱,且这一趋势在一季度末进一步显现。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此外,作为反映经济状况的“晴雨表”,用电量更是遭遇“倒春寒”。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3%,其中3月同比增速仅为2%,不仅大幅低于去年年末连续三个月超过6%的增长,3月单月增速仍创下自2009年6月份以来46个月的次低,而1至3月累计同比增速也较1至2月继续放缓。

  分析指出,用电量增速的持续放缓说明当前制造业回暖势头疲弱,社会商品库存消化缓慢,产业经济升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限制等是今年以来用电需求增速放缓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质疑,一季度的发电量增速和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不符。

  对此,盛来运昨日回应称:“电力的消耗跟工业经济总体的表现是基本匹配的。”他解释称,一方面,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提高。此外,从过去多年的经验来看,在经济下行期往往是高耗能行业的增速最先回落,而且下降的幅度更大。

  禽流感对经济影响尚未测算

  昨日公布的一季度经济增速意外回落,打破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将持续反弹的预期。

  恰在昨日,世界银行[微博]将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8.4%预期下调至8.3%。这已经是世行今年第二次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不过,官方对经济增长的态度仍然乐观。盛来运昨日表示:“中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中国仍然有条件保持经济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对中国的后期走势充满信心,当然对全年完成GDP7.5%的增长目标也有比较乐观的预期。”

  同时,综合多位经济学家的观点,GDP增速反复不改经济回升的大方向,弱复苏有望成为未来主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认为,3月份重新抬头的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和再度冲至高位的信贷与社会融资额,都让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回升保持希望。此外,CPI重回低位,PPI跌幅扩大,显示在经济回升到更高水平之前,物价将不是一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达2.76万亿元,创下4年来新高,社会融资规模更是达到6.16万亿元,创下有数据以来新高。

  “新增的流动性未必马上感受得到,流动性增长在经济领域的传导需要时间,所以信贷强劲增长不能马上转化为经济的快速增长。”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爆发的H7N9禽流感若持续蔓延,可能对宏观经济构成冲击。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非典”最严重的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比前后四个季度均值低了1.4个百分点。

  “关于禽流感对经济的影响,我们还没有进行测算,这个问题还需要观察,我们也在高度关注之中。” 盛来运昨日表示。

  弱复苏呼吁改革加码

  中国经济正处于“弱复苏”状态,亟待通过改革启动增长动力帮助经济“爬坡过坎”。在业内人士看来,决策层并不会因复苏乏力而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加快改革释放红利是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

  在4月12日召开的新一届政府首次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中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站稳脚跟’的同时,要把更多力气放到升级上来”,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并依靠制度、改革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经济形势,意味着改革的迫切性增强。

  落实在财税体制改革上,近期,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据测算,2013年企业将因此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企业税负减轻对于激发投资活力,不断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交通银行高级分析师唐建伟说。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户籍改革有望提速。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政府应该赶快行动起来,如果城镇化得到落实,对扩大内需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强在上述座谈会上指出,目前要先推动预算改革,再谈进一步推动其他方面的改革问题。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把恢复经济增长的基础做牢,而不是用新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在信贷已经大规模放松的背景下,但实体经济的投资意愿并不强,产能过剩、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等方面都需要调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我国首度公开陆军全部18个集团军番号
  • 体育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 两人死亡 视频
  • 娱乐南派三叔坦承出轨婚变:我是人渣
  • 财经温州炒房团被套牢:有人跑路有人跳楼
  • 科技中移动重构飞信:启动服务商招标
  • 博客美国博主亲历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
  • 读书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 教育复旦研究生遭室友投毒 据称刚获考博第一
  • 育儿男童阴茎受伤自称系老师用针管扎伤
  • 刘军洛:黄金大抄底与新鸦片战争
  • 雷永军:2013年中国乳业看点
  • 张五常:中国房价涨幅为何冠于全球
  • 姚树洁:法国部长比中国科长穷得多
  • 叶檀:低收入者应逃离北上广
  • 徐斌:全球信用扩张周期现在还未结束
  • 金岩石:为何说北京豪宅该卖天价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姚树洁:谁拒绝参加撒切尔夫人的葬礼
  • 张庭宾:日元贬值助TPP摧毁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