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分析称房产税或今年大规模推开

2013年03月05日 00:3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马喆)“新国五条”出台不到10天,楼市调控细则落地,楼市前途未卜,股市已受重挫。昨天,超过50只地产股跌停,地产板块跌幅超过8%,水泥、建材等相关板块也集体遭遇“滑铁卢”。瞄准二手房市场的楼市调控新政能让二手房“速冻”降温吗?被誉为“史上最牛”的调控措施会不会对一线城市的楼市过热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昨天,房产大佬、银行主管齐聚一堂共议楼市新走向。房产税会不会在今年推开?全面收紧第二套房贷,卖房所得税交20%,银行业有什么反应?去年底,房价似乎又有了反弹迹象,价格涨了,老百姓心里埋怨开发商,全国政协委员、富力地产董事长张力也是一脸委屈,他说地产商其实也不希望房价涨得太快。

  张力:我们作为开发商,真不想房价长得太快,对政府、对开发商都是不好的,因为市场平稳对我们好点,大起大落对我们不好,去年整个市场就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楼市调控新政不断,在张力看来,政府不是要把楼市完全打压下去,只是要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从富力地产今年一季度销量来看,同比已经翻番,表明刚需依然很旺盛。不光是民营企业地产大佬这样说,国有龙头房企态度也是如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孔庆平认为,对于楼市,或许我们可以换位思考:

  孔庆平: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过去两年如果没有这些宏观调控的政策,这个市场会怎么样?所以从去年的市场表现看,还是非常理性的。虽然无论是成交量,还是平均的价格都有上升,但是处于一个理性的、可以接受的区间。所以如果没有这些调控的政策,市场可能是另一面,像脱缰的野马。

  这个春天,楼市会不会遭遇“倒春寒”?在孔庆平看来,大规模征收房产税是迟早的事情。

  中国是少数几个没有全面推行房产税的国家,任何一个成熟的经济体都有这样一个税种,对你持有的物业,都是有成本的,不像中国买了房子以后没有成本,全面征收房产税这是迟早的事情。

  在“国五条”细则中,二手房个人所得税也将从严征收,分析人士甚至担心,会出现二手房集中过户的现象,20%的征收额度,效果如何?孔庆平认为,关键还得看各地的细则怎么定。

  孔庆平:之前有些城市在二手房交易的环节中有20%征税的说法,比如有的城市是持有物业不足五年转让的,对超出的要征税,大部分城市没有这样的说法。现在需要看实施的细则,看看它怎样去做。

  富力地产董事长张力认为,广州可能会成为房产税接下来扩大试点范围的城市之一,但对“国五条”细则的评价,张力却认为,或许市场问题更需要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

  张力:中国如果太多靠行政手段去抑制房价的话,效果不会很明显。如果作为长效机制,经济杠杆力量,包括税收、土地投放等等,去抑制房价,它的长效性会长一点。

  如果说,地产大佬们对房产税推开的表态只是个人判断,那么,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回答则印证了这一消息的确实性。

  贾康:今年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按照现在官方信息,已经是比较明确了。促进房地产产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是征收房产税的目标之一。它还承担着配合地方税体系构建,像分税制怎样实施到位、去校正基层财政困难、土地财政偏颇等问题,是一个制度建设,另外,在再分配方面,房产税也起到优化分配格局、控制收入差距扩大等作用。

  而与地产行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银行方面,在国五条细则出台后,很多银行这一次都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忧情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表示,预计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体信贷规模将会平稳增长。“新国五条” 对工行影响不大,工行会严格按照央行要求执行。

  杨凯生:建议大家认真分析各家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按揭贷款发放的总量占它贷款总量的比例是多少。再去看看时银行首套房的房贷,占它按揭贷款的比重又是多少。通过这份分析,得出一句结论:政策调整对不同的银行带来不同的影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傅莹:很多民众希望面对日方挑衅更强硬
  • 体育足协杯抽签:恒大国安上签 中超赛程出炉
  • 娱乐岩女郎宋汶霏去世 患癌症叹人比沙细
  • 财经住建部长:国五条不可能让13亿人都满意
  • 科技张朝阳精神危机:什么都有 居然这么痛苦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实拍:姚明像座山(图)
  • 读书新浪历史好书榜上线:<邓小平时代>居首
  • 教育女大学生薪资榜出炉:本科学建筑最挣钱
  • 育儿母乳派和奶粉派激辩香港奶粉限购(图)
  • 杨涛:哪些因素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债务
  • 郭士英:新型城镇化的资源与要点分析
  • 张五常:交易费用与市场分离
  • 黄凡:为何楼市调控总成空调
  • 陈杰: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的国际比较
  • 金岩石:开征房产税会导致房价下降吗
  • 刘远举:从大逃港到奶粉限带令
  • 杨涛:地方投资冲动的背后有何隐忧
  • 洪平凡:美国财政政策窘境重重
  • 罗天昊:婴儿奶粉应由国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