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全家已注销美国绿卡

2013年03月03日 15:33  南方都市报 微博

  首富宗庆后:全家已注销美国绿卡

  自称再登内地首富无压力,抨击审批制度存在很多不规范

  南都讯 特派记者刘杨 实习生詹馨 发自北京 

  “我是靠卖水赚钱的,没有权钱交易,没有不义之财,一切很透明,所以当首富不会有压力。”昨日,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如是说。三度荣登内地首富的宗庆后,在两个小时采访时间内从容对答,毫不避讳,对高房价、融资难、行政审批衍生腐败、新型城镇化等热点问题有担心、有抨击、有建议,并非如诸多企业家仅为自己代言。他正式澄清自己及家人已全部注销美国绿卡,今后不会移民。    

  很多公司上市是为圈钱

  胡润全球富豪榜2月28日发布,宗庆后以820亿元身家第三次荣登内地首富。对此,宗庆后神情淡然,自称无压力。但事实上,他的女儿宗馥莉年逾30岁也没谈过一场恋爱。据宗馥莉今年1月对媒体自称,因为有个富爸爸,难辨追求者动机。

  被记者问及于此,是否有压力时,宗庆后呵呵一笑,稍打太极回应称,那得问她本人是否有压力。据其透露,女儿行事独立,公司国际化业务板块有些事亦并不向他汇报。

  在资本市场惊人造富效应下,中国公司在过往数年正如潮水般发行股票上市,迄今依然有八百余家公司排队等候在国内IPO(首次公开募股)。对于这波热潮,宗庆后直言并不想上市。据其透露,娃哈哈不缺钱,没有银行贷款,还有大量存款,并不需要上市,“中国资本市场,很多公司上市就是为了圈钱,你看很多公司包装得很好,上市不久业绩就变脸,股市并不能体现企业真实价值,很多公司都将老百姓的钱骗走了。”

  此前,他在接受其它媒体采访时抱怨称,上市之后每年还要花很多精力去作报告,很烦。

  注销美国绿卡不再移民

  此前媒体报道,宗庆后家族多人获得美国绿卡或已加入美籍,其本人1999年获得美国绿卡。昨日,宗庆后澄清说,他现在没有任何外国籍,没有绿卡,今后也不会移民。他自嘲说“不懂外语,不大习惯外国食品,在国内有事业,生活得挺好”。

  宗庆后承认曾经确实有美国绿卡,当时收购美国一家罐头厂,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做出口业务,后来女儿去美国读书,为了来往方便,因此申请美国绿卡。此后,罐头厂盈利微薄就关闭,女儿也回国了,就取消绿卡,包括其妻子及女儿的绿卡都取消,“其实很多富人还是想回报社会的,不过在社会仇富心理下,很多人害怕而选择移民。”

  现行审批制度忽略事后监管

  68岁的宗庆后创办娃哈哈已经24年,一路栉风沐雨,对冗长而效率低下的行政审批感受深刻亦颇为无奈。

  昨日在会场,他直言目前审批制度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产生很多暗箱操作。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加快审批向审批机构或个人提供好处,甚至某些中介机构因此获得“第二个政府”的“隐形审批权”。

  他结合公司情况举例说,公司同一设备生产另一类产品也需要新一轮审批,其中必须给审批专家好处才行。现行审批制度偏重事前审批,忽略事后监管,导致很多企业通过审批后无人监管,滋生新的违法行为。他建议,能够通过市场调节、自由竞争实现的事项,不宜再通过行政审批实现,对于需要准入的,应制定完善标准与条件,符合条件通过备案即可准入。

  希望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为参加此次全国两会,他准备11项议案、建议,如建议城镇居民应享有一套经济适用房;建议免征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倍增;改革教育机构、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议等。

  在两个小时采访过程中,年近七旬的宗庆后在记者“围攻”下几乎没停歇,保持快节奏同时对问题毫不避讳,畅所欲言。其间,其原产德国的香烟盒中少了八支烟。近年来,不少企业家代表一直饱受诟病的是,其议案中多数情况都会为自己所在企业或行业叫屈,渴求政策支持,以至于被戏称他们只为自己代言。

  南都记者注意到,作为连任三届的代表,宗庆后近年主要关注完善收入分配、加大教育投入等问题。对于其有成效议案,他特别提到多年来一直建议的提高个税起征点还是有效果,从早前800元历经数次已经提升到3500元。在采访结束时,宗庆后主动表示还有几句话想说,希望媒体能帮忙一起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提高百姓收入,努力为民生代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大代表建议贪污10万判刑1年 两会专题
  • 体育西甲-梅西进球创纪录 皇马绝杀巴萨
  • 娱乐苏越诈骗案再起波澜:检方提起抗诉
  • 财经宗庆后:建议向每户市民提供一套经适房
  • 科技智能电视普及尚需时日:仅27%连接互联网
  • 博客姚树洁:售房所得征税20%难有实质效果
  • 读书钩沉:张春桥为何抵制毛泽东给贺龙平反
  • 教育大学生励志人生:打拼四年坐拥千万身家
  • 育儿留守儿童偷钱被外婆绑柱子上身亡(图)
  • 王东京:谁在妨碍扩大消费
  • 黄鸣:品牌老三度过时了
  • 于晓华:国五条只能刺激房价继续上涨
  • 姚树洁:香港为啥限购奶粉
  • 管清友:中国政府债务扩张及其风险
  • 刘纪鹏:将发改委改为改革与发展规划总署
  • 栾中校:加税20%谁与民争利最后一搏
  • 张旭昆:香港奶粉限购令 贸易保护的变种
  • 刘星:案例算算房地产新政后到底会如何
  • 辜胜阻:市民化等于就业加公共服务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