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稳扎稳打 先解决职能交叉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大部制改革渐行渐近。
本报记者获悉,中央政治局于2月23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稿)》,并将其作为了十八届二中全会的议题之一。
有媒体报道称,本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围绕着解决民生、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等角度,分阶段、分批推进。
“在大部制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出台前,只对职能交叉重叠、矛盾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进行机构调整,而不急于全面推进。”2月26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同上一轮2008年改革的时间间隔较短,这一次局部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尽管新的方案尚未对外公布,但据媒体披露,新一轮“大部制”方案可能包括:民政部扩大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权责;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整合;国家海洋局亦将扩权,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权限;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也有望进行整合。
先解决职能交叉
据本报梳理发现,目前国务院机构职能交叉重叠不少。比如,在能源方面,发改委、商务部、电监会,包括国防科工委等部门职能有交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保部与教育部也存在“交集”。
据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贾义猛估计,部委之间至少有80多项职责是相互交叉的。他认为,如何通过大部制改革实现政府权力重组,使决策、执行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这是关键点,也是难点。
“下一步的大部制改革,要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重点放在优化权力结构上。”迟福林最近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一观点。
在迟福林看来,大部制改革是一个中长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规划,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中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仍然要实行现在的行政管理框架。他认为,优化行政权力结构尚未实质性破题,主要原因就是这几年的大部制改革形式上向前走了一步,但权力结构调整未有突破。
“对大部制改革研究还不透,大部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有缺陷,这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中央民族大学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钊教授认为,这几年大部制改革存在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我国机构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也即“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熊文钊说,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无论是能源管理体制的健全,还是其他大部制改革,都还需要继续探索完善,成熟一个改一个很有必要。
分与合需要权衡
对于上一轮国务院机构整合,贾义猛直言“内部整合不理想”。他认为,那些被勉强整合在一起的,还不如分开的好。
在言及如何整合问题上,贾义猛说,职能转变很重要,不能只是合并,分与合同在也有必要。
据贾义猛介绍,2001年日本将原来的科技厅和文部省合并为文部科学省,力图整合政府的教育科技发展职能。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合并的文部科学省实际运作成效并不明显。这体现在:第一,科技厅和文部省的合并基本是把原来的两个班子合并到了一起,但原有各自的内设局级机构依然保持原貌,各自为政,各办各的事,各发各的文。
对日本的大部制改革颇有研究的贾义猛认为,所谓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只能是止步于换个牌子而已。贾义猛还认为,部门重组短期也不会严格贯彻“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贾义猛认为在推进大部门体制的过程中,在坚持根据“职能有机统一”原则重组部门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职能相反”的权责应该坚持分设部门,“合”与“分”并举才能构建成熟的大部门体制。
熊文钊认为,大部制改革需要科学论证通盘考虑,而不是像吃萝卜一样吃一截留一截。大部制改革需要拿出一个时间表,分步走也要确定目标。
据熊文钊分析,人事部和社保部的合并就不尽合理,比如城乡保障就没有统一在一个部门,城市的在人保部,农村的却在民政部。
“需要分与合的平衡。”熊文钊最后建议,在制定大部制改革方案时,不要封闭运作,可以拟定多个方案,择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