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健)“别盯着地看,要盯着人看。”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处长徐柯的一句话,引来金隅集团员工频频点头。昨天,在理论家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徐柯和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新生经济研究所所长郭夏,走进金隅集团,为国企支招儿,描绘新春蓝图。
“北京的‘十二五’规划里写明,力争实现保障性住房占整个住房供应的60%,而公租房要占到保障性住房的60%,这说明什么?”徐柯抛出问题,“北京将从以售房为主向租房转变。”金隅集团房产开发部的一名员工应声作答。“没错!既然是租房,什么人是租房的人群?”这次,徐柯自问自答:“老年人、青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以后北京建房应该更有针对性,在设计、规划上要各有特色,例如老年公寓应该有更多服务设施,青年公寓可以更加自助化,打工者公寓可以设计得更温馨……”徐柯为金隅集团送上建房要依人而建的“妙招”。
郭夏则把重点放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最近北京天不好,大城市病再次引起了关注,为追求更健康的居住环境,我认为新型城镇建设将是未来的方向。”郭夏说,新型城镇应达到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这些标准。
“含‘新’量就是含金量,同样是钢筋水泥建成的小区,科技含量越高,就越能实现宜居、节约,大家就愿意向城镇‘移民’。”不少员工,把郭夏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
不仅仅是在金隅集团,昨天,市环保局研究室副主任张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田改伟等理论家也纷纷走进工地、农村、社区,和大家畅谈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创建邻里关系等话题。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公司职工接到理论家送来的“精神年货”后,很有感触:“学者们说话深入浅出,但是有高度,跟他们聊天,觉得明天更有希望,更有干劲儿了!”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