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油品质量升级买单谁说了算

2013年02月07日 16:3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安蓓、朱诸)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我国油品质量升级的时间表,并指出要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基本明确油品质量升级成本要由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买单”。

  面对雾霾天气的困扰,我国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步伐,事关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值得肯定。三方“买单”的原则明确,道理清晰,也能够为百姓接受。但三方承担比例如何细化,消费者要买多大的“单”,值得关注。

  环境问题具有公共属性,政府合理补偿成本有一定道理。但财政收入怎么花,每个纳税人都有权知道。特别是涉及油品成本补偿,采用何种补偿方式、补偿多少、补偿在哪个环节、用哪些收入来补偿,有关部门有必要充分论证,过程透明、程序合法尤为关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汽车消费仍是少部分人群,消费油品对资源、环境造成影响,理应承担一定成本,优质优价、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基于公平。但消费者究竟应该承担多少,的确是个需要讲明白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根源在于油品生产企业成本核算能否真正公开透明,让老百姓“买单”买得心里有数。这要求价格调整建立在公开的成本监审基础上,推动生产企业真正能够通过提高经营效益赢得比较收益。在这个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督,实属必要。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油品质量监管体系,让消费者“优价”确实能够买到“优质”。

  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指向,政府在公共产品供应和价格形成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加快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油价高涨的时代,一方面,消费者不理解的声音始终存在,另一方面,国有大型油企承担社会责任却不被认同的抱怨时有耳闻。

  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隔阂,根源在于两者之间没有建立对称的信息通道。消费者是价格的承担者,在价格的制定中相对处于弱势。如果能够通过对企业的有效监管,使信息多的一方和信息少的一方之间的不对称性降低,既能降低政策执行中因社会不理解造成的成本,也有利于真正加快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这实在是多赢的事情。

  根据此次确定的油品质量升级时间表,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和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都将是2017年底。如何让过渡期不成为空白期,让质量升级真正到位,也需要政府层面做更多工作。

  这次雾霾天气暴露出我国油品质量升级的一个问题。在过渡期中,油品质量的升级缺乏动力,过渡期成了空白期。虽然我国已确定2013年底汽油国四标准过渡期结束,但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实行京标五标准,上海和江苏、浙江、广东的十多个地市实行国四标准外,其他地区仍实行国三标准。而柴油因其下游影响面更广,国四标准更迟迟没有推出。后果之一是,北京推广了标准最高的京五汽油,却享受不到带来的好处,毕竟环境污染不分行政区划。

  究其根源,环境没有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即使当地油品生产企业有了生产更高标准油品的能力,地方政府又何来动力加快推进油品质量的升级?

  最后,汽油消费主要用于私家车等小型乘用车,而柴油是大型交通运输工具的主要燃料,一方面消耗量远高于汽油,改善环境柴油不能不升级,另一方面,我国大量物资运输仍主要依赖货车,柴油价格上升对下游价格传导尤为明显。油品升级成本补贴可考虑采用差别化方式,补贴更多向柴油倾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
  • 体育亚预赛-国足1-2沙特 两低级失误酿丢球
  • 娱乐赵本山回应被指肤浅:让我高雅等于装假
  • 财经与房姐来往密切人士开始在北京西安卖房
  • 科技国内互联网公司年终奖斗法折射转型之痛
  • 博客袁厉害公布房产信息(图) 人物杂志声明
  • 读书大公开:中国解放军18个集团军的番号
  • 教育2013世界大学排行榜:专业版VS网友版
  • 育儿深圳白领月薪低于4千不如回家做保姆
  • 李光斗:中国品牌如何才能走向世界
  • 刘泳华:为何不敢承认全球印钞第一
  • 乐趣:移民为什么
  • 管清友:土地财政还将延续
  • 尚志科:为何基金副总不敢买自己的基金
  • 钮文新:日元极度宽松只是疫苗
  • 周永亮:分好钱是聚人的基本功
  • 陈思进: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六大误读
  • 板桥老黑:民族复兴要打造公平中国
  • 金岩石:城市欲望空间是房价涨跌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