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雾霾天气折射能源困局 污染倒逼能源结构调整

2013年01月17日 20:40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肆虐全国的空气污染再次给中国的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而与环境污染问题密切相关的能源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也愈显迫切。

  新华08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韩莹 朱诸)近日,各地的空气质量一步步由污染的谷底向上攀升。一周多的雾霾正在散去,然而,肆虐全国的空气污染再次给中国的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而与环境污染问题密切相关的能源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也愈显迫切。

  ——雾霾敲响能源消费警钟

  此次雾霾发生在冬季,是北方燃煤供暖的高峰期。北京市环保部门称,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雾霾天气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连续的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北京,据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监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80%的PM2.5污染问题与能源有关,70%以上的温室气体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因此要解决环境问题,应首先从两方面着手,控制能源总量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专家表示,雾霾问题根本原因与国家的工业化阶段有关,我国在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和城镇化加速阶段,而多年走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发展道路加重了空气污染。长久来看,要减少污染物,特别是污染气体的排放,就必须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分析认为,近年来PM2.5污染的高发和加重,与煤炭消耗量的急速增长有直接关系。能源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首先应开展区域煤炭总量控制,尤其在PM2.5已经不堪重负的东部城市群,应立即开展煤炭消费零增长控制,有条件的城市应该减少煤炭消耗。

  数据显示,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长期占70%左右,每年近40亿吨煤炭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

  而我国“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能耗强度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4%。

  ——清洁能源助力“拨霾见日”

  周嵘认为,减少煤炭消耗的根本办法就是找到新的能源替代。从长远看,发展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供给、推动节能减排的必然举措。

  从日前结束的能源工作会议来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也将成为未来我国能源工作的重点。能源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协调发展风电,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全年新增水电装机2100万千瓦、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目标是2012年的2.5倍。

  除了光伏和风电,加大天然气和核电的开发力度也是可行性较高的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页岩气资源类型多、分布相对集中,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与我国陆域常规天然气相当,与美国的24万亿立方米相近。

  申银万国[微博]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认为,我国页岩气的储量要大大超过美国。当前必须尽快完善页岩气开采开发的技术,降低页岩气开发的成本、解决开发中带来的污染问题,同时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

  尽管之前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导致全球“谈核色变”,核电的开发利用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也应当稳步推进。与法国等国核电利用占70%以上相比,我国核电开发仍显滞后。作为一种相对清洁、成本相对低廉的能源,我们应当稳步推进其开发利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并确保其中提出明确的区域煤炭控制目标,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长。

  ——西方之鉴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也曾出现“雾霾”天气。因此,他们对于治理环境污染也有相对成熟的措施可供参考。

  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实现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当天PM2.5监控结果和次日的预报数据。民众还可以下载手机应用,随时查询自己所在地的空气总体状况(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状况、PM2.5值和臭氧监测数据等。

  日本环境省设有大气污染物质广域监视系统,对包括PM2.5在内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将相关数据汇总分析通过网站24小时发布。日本2012年2月24日首次公布了PM2.5标准设定之后日本全国的测定结果(2010年度)。该结果显示,在日本全国46个测量局中有34个测量局的PM2.5年平均浓度超过环境省制定的标准。

  欧盟委员会曾于2008年4月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指令》。以PM2.5为例,该指令规定到2020年,欧盟各成员国须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降低20%。从2010年起年均浓度目标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从2015年起在欧盟各国强制执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不雅视频爆料人:警方毁卷宗保贪官
  • 体育德罗巴上告FIFA:要中国足协开转会证明
  • 娱乐揭秘赵本山退出小品界原因 要专注影视
  • 财经北京有一批房姐:坐拥大量房产不卖也不租
  • 科技深圳宝安区纪委:司法局手机采购违规
  • 博客马未都:《007》情节漏洞百出
  • 读书揭秘满清皇族女:美丑两重天(组图)
  • 教育女儿求学记:英美如何对待外来孩子入学
  • 育儿4个月大婴儿注射百白破疫苗后死亡(图)
  • 白明:全球印钞风 中国跟不起
  • 郑风田:今年一号文件的四个亮点
  • 连清川:床上反腐英雄的陨落
  • 秦合舫:写字楼会消失吗
  • 罗天昊:中国中心城市发展质量排名
  • 姚树洁:北京雾霾是中国发展之困
  • 叶檀:雾霾年损失万亿
  • 陈虎: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流产比剖腹产好
  • 张捷:中国的雾霾污染是日本的问题
  • 陶冬:中国经济六大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