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项评选盛事,向来被认为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奖,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回顾过去,年度人物评选已经走过了12年的历程,数以百计的商界、学界和政界的精英,与中国经济12年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能够稳步发展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还有人多次站在年度人物的颁奖舞台上,他们凭借什么屹立在潮头上,了解一下他们的奋斗历程。
TCL[微博]总裁李东生曾一度被认为是最有耐心的年度人物。从2000年开始,他就每年被提名为年度人物候选人,但直到三年以后的2002年,他才正式当选年度人物,并同时获得年度创新奖。那一年,他成功地将一个由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的公司,转变成为一个股权多元化的公司。这样的改造为TCL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增告诉我们:“变革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理念,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变。”
在创新和追赶的理念推动下,李东生频频发力,国际化成为他重要的奋斗目标。2002年,李东生暗度陈仓,以820万欧元100%全资收购德国施耐德,从而绕过了关贸壁垒,快速切入了欧洲腹地,这像是中国企业的诺曼底强攻。2004年,TCL控股全球最大彩电企业,法国汤姆逊,同时控股全球第七大手机供应商阿尔卡特,这一年总裁李东生风光无限,跻身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并再次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他在演说中说:“要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跨国企业,我们这一代的人应该要勇于实践,我们要成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李东生曾经自我评价是 “一个永远不知道疲倦的追赶者”,2004年,TCL全面上市,完成了对法国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控股之后,他一下子从一个追赶者变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引领者。高处不胜寒也让李东生心存忐忑。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在为他们喝彩,给他们支持,同时也有很多人之一他们,担心他们在这惊险的一跳中从先驱成为先烈。
2005年之后,TCL果然陷入了并购泥潭。一天,李东生在接到一个电话后,变得焦躁起来,放下电话,他的情绪突然爆发,将手中的餐具愤怒地摔在了地上。那个神秘的电话来自法国,李东生得知,TCL并购的汤姆逊出现巨额亏损,就在TCL与汤姆逊彩电业务刚刚合并,传统彩电在欧洲商场里就突然卖不动了。日韩企业主导开发的液晶平板电视让汤姆逊的彩电技术迅速变成了昨日黄花。新成立的TTE公司在八个月之内亏损1.4亿元人民币。整个集团在2005年亏损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公司前4年的利润总和。并购汤姆逊的挫折一直伴随着TCL,一次次阵痛和艰难重组,一次次摔打和历练。这期间,TCL集团的亏损额累计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2007年4月,TTE欧洲破产清算,TCL走上了艰难的国际诉讼之路,直到2011年,TCL集团才以1400万欧元的代价摆平了跨国维权案。
为了走出跨国并购带来的经营困境,TCL用了整整6年时间。但是在这期间,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李东生百折不挠的坚韧力量,发现错误及时修正。2009年TCL全面盈利,开始重生。这一年,他第三次登上年度人物的领奖台,成为十年商业领袖。
和李东生一样,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12年来也始终尝试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进。早在2000年,他就已经搭建了一个国际化企业的框架,那一年他把自己的头衔改成颇具国际化色彩的首席执行官,成为世界经济会议中最常见的中国企业家面孔。那一年,他成为第一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张瑞敏的成功也并非天上掉馅饼。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受命成为青岛市家电二厂的厂长,这已经是当年的第四任厂长。那时候这个厂资不抵债达47万元,没有人敢接手这个烂摊子。更让张瑞敏头疼的是,这个企业管理的混乱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时任海尔冰箱培训部主任赵敦国告诉记者:“车间里到处是垃圾,甚至有工人随地大小便。”
禁止随地大小便成为张瑞敏上任后要重点解决的事情。这在现在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由此可见当时的创业环境有多么恶劣。不仅如此,当1984年,张瑞敏为了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的生产线,第一次踏上德国土地的时候。德国人告诉他德国市场上中国的产品只有烟花和爆竹。张瑞敏说当时他的心里有一种流血的感觉。这样的刺激直接导致了著名的“砸冰箱”事件。
按照收入水平来算,当时的冰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几乎等同于现在的小汽车,要砸掉76台冰箱,尽管是不合格产品,也是损失惨重,但这也足见张瑞敏对产品高质量的迫切需求。现在砸冰箱的故事已经成为海尔发展史上的传奇。砸冰箱为海尔日后施行著名的OEC管理法奠定了基础。后来这个理念被总结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目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和有效激励机制三者有效结合,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做了相应的事情一定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张瑞敏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一块玻璃上都贴一个小条条子上有两个编码,一个是谁负责擦干净这个窗户,另一个是谁负责检查。如果我到这儿一看这个玻璃非常脏,我不要找谁擦的,我就问是谁管的。如果有问题,我不找擦玻璃的人,直接找检查的人。”
严格的管理见到了成效。当五年之后张瑞敏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之后,胸有成竹地给德国人带来了海尔的冰箱,并提出了一个对赌协议。张瑞敏告诉记者:当时提出来有四台冰箱放在这里,把我们的和德国的放在一起,都把商标揭掉,要是能挑出来哪台不好,我们回去改。如果我们的好,以后不要戴有色眼镜看我们。这次检测结果刊登在德国权威检测机构test上,结果海尔冰箱的了八个加号,比德国冰箱还多了两个。德国人当即和海尔签订了两万台的销售订单。这是海尔冰箱第一次出口德国。
张瑞敏一直本着:对内必须创新,对外必须国际化。从进入海尔,张瑞敏就一直把美国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和日本的松下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他的视野早已经有了全球化的布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早已开始谋篇布局的海尔全球化引发全球关注。2001年8月6日,张瑞敏登上美国《福布斯》杂志,成为封面人物。
尽管张瑞敏称自己的走出去战略可谓如履薄冰,但是多年来他始终在为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寻找新出路。2009年,海尔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净利润11.49亿元。其中海尔冰箱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0.4%,继2008年再次蝉联全球第一。这一年,张瑞敏获得十年商业领袖的荣誉。
时至今日,海尔集团的国际化之路依然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传统制造业如何在新经济的浪潮中屹立不倒成为张瑞敏最大的课题,而联想集团[微博]的柳传志曾经一度进军新经济。来看他的创业故事。
40岁创业、10个科研人员、10平方米的小平房、20万资金就是柳传志创业开始的全部家当。在1984年,柳传志和联想还都是籍籍无名的小辈,但到了2000年,联想集团已经成为中国电脑第一品牌。那一年,柳传志大举跨入互联网,但联想还是没有赶上新经济这趟快车。2000年之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互联网经济还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随后几年,联想的新经济战略不了了之。这也逼迫联想集团又把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上。2004年联想宣布收购IBM[微博],鲜花和掌声让柳传志再次声名鹊起。
联想收购世界PC老大,着实让人兴奋了一阵子,但这场并购并没有让联想过上多久的好日子。2008年联想出现巨亏。柳传志临危受命二度出山,来重整河山。柳传志说:“金融危机本身是个导火索而不是真的火药库,其实管理中文化中的碰撞真的成了火药库。”
究竟文化差异对企业的成败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在飞往欧洲考察的第一站,和一位欧洲高管的对话,让柳传志倒吸了一口冷气。柳传志说,说到做到一定要放为国际文化里边的一条。
如今,经过8年的摸爬滚打,联想已经将外来文化与联想的核心价值观结合,形成了更加开放的"新联想文化",核心便是:说到做到、尽心尽力。2011年联想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上升至14%,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上升至35.3%,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代表着传统产业的李东生、张瑞敏和柳传志等企业家,在12年中两度甚至三度当选年度人物,不断引领着传统行业创新发展。事实上当他们起步创业的时候,他们的条件并不突出?但是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从来没有退缩。传统产业如此,新经济也不例外。
我们梳理了12年间两度登上颁奖舞台的风云人物。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回望他们的发展历程,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创新、远见等诸多特质。当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坚韧,永远不向困难低头。
2004年,马云当选年度人物,这一年阿里巴巴[微博]已经汇聚了220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万商人会员,每天向全球提供640万条商业供求信息,年交易额接近100亿美元;阿里巴巴也连续5年被评为全球最佳网站。马云说:“当然这五年来,我被人当做是骗子,也被人当做是疯子,现在别人把我当做是狂人。”狂人马云终于成功了,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创业究竟有多艰难。
1999年,回到杭州的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公司,对于马云来说,这是他事业的一个转折点。这段时间也是互联网最狂热的一个时期,马云也感到了这一点。但好景不长,2000年随着网络经济的破灭,互联网企业陷入了低谷,阿里巴巴也未能幸免,人心浮躁,人员流失,阿里巴巴在美国的办事处和国内一些地区的办事机构也相继关闭。这是一段最困难的时期,现实的浮躁、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员工的不理解,马云陷入低谷。一次会议之后,马云在长安街上黯然走了15分钟。马云很坚定的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如果所有的网络公司都要死的话,我们希望我们是最后一个死的。”
2000年,就在马云最困难、快坚持不住的时候,软银的总裁孙正义向马云伸出了援助之手。马云说:“他到上海来参加所谓的投资人大会,我是最后一个发言,我上去就讲了一句话两句话:一年前你为我融资的时候,我讲的是这个梦想,今天我还是这个梦想,唯一的区别是我往前走了两步。”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让马云渡过了互联网的寒冬,2002年,他提出公司要赚一块钱,也就在公司刚刚扭亏为盈的时候,2003年,阿里巴巴实现了一天收入一百万元;2004年,阿里巴巴又实现了一天利润一百万元。2005年的8月11日,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投资,这是当时我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会上的马云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他说:“我想创办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我想把它变成世界500强的公司,是凭自己本土企业、凭实力打进去的公司。”
2009年,马云45岁,这一年他的个人净资产达到80亿元,同年,马云获选《时代》2009年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商业周刊》2009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
作为企业家的马云一直坚守在电子商务这条路上。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两亿人的网购人群,2012年阿里集团的营业额将超过一万亿元,这相当于中国GDP的5%,马云说:“今年的一万亿传达出一个很强劲的信号,给制造业,给中国的商业界:天气变了。”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12年,我们认识了120多位为了业界精英,他们中有实体经济的企业家,有新经济的缔造者。还有一个群体我们不该忘记,他们是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官员、学者和公益人士。在年度人物评选的12年中,有一位老人也是两度入选年度人物,他用对社会的关爱与坚持真理的风骨,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本分、独立、良知,与韧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多年举着市场经济理论的大旗,这位老学者,从来没有手酸过。面对2000年初中国股市浓烈的投资气氛,他主动站到前台,为爆炒网络股泼了一盆冷水,引发舆论界对新经济泡沫的一场争论。而让更多人了解吴敬琏的,是随后的“基金黑幕”事件。在接受《经济半小时》栏目独家专访后,“基金市场黑不得”的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吴敬琏用自己的行动,昭示了一个道理,做学问重要,良知和勇气更重要。吴敬琏说:“我想中国的证券市场,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不是用一件事情,不是用一个措施就能解决的。”
此后,吴敬琏力排众议,坚持股市必须规范,要加强监管。他出版的《十年纷纭话股市》,促使加强监管,成为今年证券市场最主流的声音。此后,人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打击股市黑幕的行动。2001年也因此而成为人们公认的证券市场监管年。吴敬琏因为倡导市场经济被称为吴市场。他以自己的方式成为历史的篇章,2001年,他再次以一个学者的睿智和良知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现实了独特的自身价值。吴敬琏表示:我们的大众对于我们的经济学家的群体的一种褒奖,我们的经济学家的群体,在我们二十多年的改革里面,充当了一个为改革、为市场经济鼓与呼的这么一个角色。
在此后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吴敬琏一直积极参与,担任了历届评选活动的评委,颁奖嘉宾,为在在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伫立潮头的弄潮儿门呐喊助威,时至今日,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冷静的观察,依然在为中国有序建设市场经济进行不懈的努力。
半小时观察见证中国经济前行
今年是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第十三个年头,十二年一轮回,但并不是简单重复。在中国经济全面崛起,中国企业全球扩张的新时代,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是一次极具创意的全新开始
2012年世界经济,仍然面临很多变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酝酿深刻变化,各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全球合作与政策协调难度明显加大。企业竞争与生存变得更加艰难,这也是日益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家必须面对的竞争挑战。而其中那些极具全球眼光和战略判断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恰恰在看似不利的大环境下逆境求生、借势扩大、择机做强,构成中国经济全球化图景最生动的元素和符号。他们用他们的眼光和实力,描绘中国企业持续性和全球化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共同关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中国经济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