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龙头房企重回一二线城市拿地 或影响房价

2012年12月11日 03:45  证券日报 

  目前开发商对市场见底的判断已经基本一致,地价对房价的影响也再次出现

  ■本报记者 王 峥

  4季度以来,在一二线城市住宅成交量持续高位运行与大量三四线城市成交环比下降的双重刺激下,龙头房企也重拾了在一二线城市拿地的信心。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10月份开始,包括万科、保利、中海等国内龙头开发商的拿地重心便重回一二线城市,其中中海在过去的一周内,便分别在苏州、杭州、南宁以及武汉拿下4幅地块,总计花费50亿元。

  而12月10日晚,金科股份和新城B也在交易所发布拿地公告。金科表示,公司12月7日以挂牌方式取得重庆市江津区一块宗地的土地使用权,占地面积15.86万平方米,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地块成交总价为3.05亿;而母公司刚刚登陆港交所的新城B更是宣布,公司于12月7日出资17.42亿元在上海嘉定连拿3宗地块。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的数据就显示,2012年1至10月,从标杆房企拿地数量来看,一线城市占比20%,二线发达城市占比21%,二线发展中城市占比42%,三四线城市占比18%,其中二线发展中城市占比最高。

  对此,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三四线城市未来存在一定的调整风险,因此标杆房企采取了回归一二线城市的策略。

  中指院的数据也显示,其监测的40个城市在11月出现了一二线城市成交环比上涨相对较多,而三四线城市成交环比下降占多数的局面。

  而从2012年拿地情况来看,标杆房企基本延续了2011年少拿地的策略,但是随着房地产销售的回暖,从2012年9月份开始,标杆房企的拿地行动又逐渐活跃起来。9至11月间,标杆房企掀起了一轮拿地高潮。但是纵观2012年1至10月,标杆房企累计购地金额同比去年下降14.4%,不过,如果11、12月标杆房企依然保持9、10月份的拿地速度,2012年标杆房企的拿地金额或与2011年基本持平。

  同时,在经历了2011、2012年的去库存的阶段后,从2012年9月开始,标杆房企的拿地销售面积比重新上升到1以上,但依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表明目前开发商拿地取态依然十分谨慎,仅是小规模地补充土地储备的行动。

  分开发商来看,2012年度采取扩张政策开发商最为典型的是招商,拿地规模远大于其销售规模;保利、万科、中海则是以销定量,根据销售的规模决定拿地的规模,保持土地储备的平稳;富力、恒大、华润、金地、绿城等房企,其拿地规模明显小于其销售规模,依然处于明显的去库存周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莫言领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 体育中超-足协担忧大连并购致亚足联追查
  • 娱乐直通春晚十强出炉金池PK常石磊 视频
  • 财经茅台请求监管部门抽检塑化剂
  • 科技专访莫博士:写科技产品评测如同写影评
  • 博客日本十大可怜政治家 迪拜酒吧潜规则(图)
  • 读书莫言斯德哥尔摩大学演讲全文 专题
  • 教育大三女生写小说年入十万没男友全靠胡编
  • 育儿北京月嫂工资最低3957元要求至少煲5种汤
  • 罗天昊:衡量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西向东:大街上美女为何越来越少
  • 宋文洲:习近平不搞限行带来新希望
  • 洪平凡:欧元区危机仍是世界经济主要风险
  • 艾诚:涉嫌违纪的李春城和他的成都模式
  • 陈培雄:股市和期市是两种市场机制
  • 张寅:亚洲是不是下一个中东
  • 蒋锡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几大关键因素
  • 程国强:农业是什么
  • 郑风田:食品犯罪终身禁入行只是看上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