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体制内人员的烦恼:月底工资总是所剩无几

2012年11月30日 14:07  燕赵都市报 

  体制“围城”!

  体制内的人出不去,体制外的人进不来在许多人看来,国家机关多是一考定终身,考上了就能一劳永逸有了强大的保障体系,才能让年轻人安心追逐梦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现实中,工作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不同工作背后所附带的社会保障等福利差异却把人固定在了不同领域。“体制内”的人出不去,“体制外”的人挤不进来。为了让劳动者人尽其才,政府该如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建设,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值得认真探讨。

  两难,体制内也有烦恼

  写材料,开会,写总结,几乎是常莉工作的全部。

  大学毕业时,行政管理专业的常莉放弃了上海某外企,进入了北京某国家机关从事行政工作。这一干,就是6年。

  常莉说,工作虽然稳定,但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实在拮据。逢年过节时,单位也会发一些日常用品,有时直接发购物卡,可除去每月2000元左右的房租,再加上日常消费,到月底工资总是所剩无几。

  不过,这还不是常莉最烦心的事。在大学里,她曾是学校的文艺活跃分子。制作海报、拍DV、策划宣传片,样样在行。她曾经立志要做广告策划人,而今,干着不用上大学也能干的活儿,日复一日消磨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梦想已经渐行渐远。

  常莉陷入两难境地,“跳槽吧,舍不得干部编制;继续坚持,又觉得如果一辈子这样庸庸碌碌,也没多大意思。”她心里五味杂陈,感觉自己像是进了一座“围城”。

  不少机关工作人员有着和常莉类似的烦恼。专业不对口、学无所用、个人能力得不到施展、发展机会受限……虽然有这么多不如意之处,却总是守着“体制内”的稳定工作,缺少跳槽的勇气。

  与他们想走出去,又缺乏实际行动不同的是,体制外的人则一门心思想挤进来。

  11月25日的国考现场,依然是人山人海。27岁的罗永华一大早就来到了北京工业大学的考试现场,这已经是他第四年奋战国考了。

  罗永华在一家中型民企做会计工作,白天他要对着发票和报表忙碌,一到晚上和周末,他就投入到国考复习中。进入11月后,他更是推掉了所有的聚会和应酬,专心备战。“竞争越来越激烈了,报考人数年年攀升,要想考上就得多下功夫啊!”

  不独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蜂拥而上,应届毕业生也一直是国考的生力军。特别是在一些大学院校的文科专业,几乎是全班出动参加国考。

  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再度升温。据统计,这次国考共计划招录2.08万个岗位,有112万人参考,平均考录比例53比1,竞争最“惨烈”的岗位报考人数更是突破9000人,再创历史新高。

  求稳,差别化待遇是根源

  不管是初次择业,还是再次选择,体制内的工作为什么成了“香饽饽”?

  一种说法是在“就业难”的背景下,从众心理在作祟。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何薇说:“参加国考有点像买彩票,不去肯定没机会,但是去了说不准会有大奖。”

  然而,更多人看中的是体制内的“含金量”。在社会上打拼了几年的吴晓伟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挤进“公家的单位”。他是一家私营企业的销售专员,“最担心的是没准哪天就失业了,公司一切以老板意志为准,好几个同事因惹老板不高兴而被迫辞职。”国考、省考他每年都报,市里的事业单位考试他也尽最大努力准备。在他看来,这些单位多是一考定终身,考上就一劳永逸了。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杨立雄认为,目前,体制内的人群在社会保障方面确实享受一些“特权”:“以养老金为例,公务员不用缴费,且待遇高,与城镇职工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不公平的多轨制养老金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在不同体制之间形成了无形的桎梏。”另外,在医疗和住房保障方面,体制内外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11月26日,哈尔滨市环卫系统公开招聘进入面试人员进行了资格确认。一个月前,457个事业编环卫工的岗位,引来1万多名报名者,其中近3000人拥有本科学历。周康大专毕业后在某企业工作,这次,在事业编的吸引下,他毅然选择了报考:“要是考上了,干啥都有保障!”在有保障的铁饭碗面前,工作特点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公平,让社会更具活力

  如何让人们在不同工作之间自由地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所长?

  大学毕业后刘洋进入公务员系统工作,但他一直想出去闯闯,尝试自己创业。“现在是被体制内部的福利给拴住了,如果体制内外的保障差距能缩小甚至实现统一,就能增加创业的底气。”

  刘洋说,创业有风险,赚钱或是赔钱自己都能接受,若是因为体制内外的不公平待遇而困住手脚,不仅是他个人之痛,也是整个社会的不幸。

  杨立雄认为,“要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必须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而社会保障的公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保障体系在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强。

  在美国,公务员只是普通的公共服务岗位。根据调查,美国只有3%左右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年轻人安心追逐梦想。

  杨立雄认为,政府应加快改革步伐,逐步缩小社保差距,收入分配“压高升低”。在条件成熟时统一养老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并实施公务员福利制度公开化,消除其隐形福利,最大限度为人才的公平自由流动创造条件。“只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建设,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情况才可期可盼。”杨立雄说。 (《人民日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河南洛阳囚禁6名性奴案主犯一审获死刑
  • 体育FIFA金球奖3人候选:梅西C罗伊涅斯塔
  • 娱乐孙俪文章等航母style爆笑 网友荐上春晚
  • 财经黑龙江试点账户做实 养老金缺口仍超百亿
  • 科技任正非解读不上市:猪太肥连哼哼声都没了
  • 博客柴静:不必再提“央视最穷主持人”
  • 读书天灾还是人祸: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大饥荒
  • 教育26岁男子6考公务员失利抑郁想退休
  • 育儿天真宝宝“袭胸”照引网友吐槽(图)
  • 张捷:中国网费太贵是垄断的问题吗
  • 林采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
  • 端宏斌:美联储偷走上千吨黄金?
  • 罗天昊:深圳未来在大陆不在香港
  • 郑风田:取消强制征地制度更好
  • 淡泊明志:肯德基的鸡真的可怕吗
  • 叶檀:给农民征地补贴多少合适
  • 陈季冰:中国模式与下个十年的改革
  • Kingsley:国考大热预示股市仍然没戏
  • 仇勇:三一迁都 诽谤和恐吓不是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