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8日讯 地方收取“过头税”是被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令禁止的,但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河北省多个县市仍出现了“补交税”和“提前收税”等征收“过头税”现象。
“不交钱就把账本抱来”
据《新京报》调查报道,在河北沧州市献县,诸多当地中小企业被国税局列入约谈名单。企业主“赴约”去国税局与国税局工作人员进行“单独谈话”,被要求“补缴”少则2万多则数万的税款。
在媒体采访中,当地企业主透露被约谈的细节:当他进入4楼稽查局的办公室,一名被称作“郭局”的工作人员在等候。对方扫了一眼桌上名单,告诉他,要补交几万块钱税款。
“我没欠过税,交的什么钱?”
“我们局长说了,先交了(钱)再说。要不你就把账本抱来?”
“5万不行,3万行吗?”
在《新京报》调查中发现,在“过头税”的征收中,国税局面对被约谈企业的诉苦,上交的金额是可以议价的。
“本来要10万,找了人,4万。”河北沧州献县一名小企业主面对媒体采访时说到。
“5万不行,3万行吗?”在被约谈的办公室内,一名当地企业主听到国税局工作人员对他这样说,“3万不行,2万行吗?”
“税收任务完不成,企业要做点贡献”
过头税是地方政府出于各种目的过度征收税务的俗称。概括而言,有时间上的“过头”和幅度上的“过头”两大类。而征“过头税”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这谁都知道。
据《新京报》报道介绍,受房地产、汽车行业不景气等影响,当地税收量较往年下降,而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完成的任务量则较往年要增长。
在采访中一名当地的小企业主告诉媒体,约谈他的国税局工作人员坦承,国税局今年的任务完不成,企业要做点贡献。
献县当地另一名企业主接受媒体采访是说到:“乡税务所把我们(企业主)叫到一起开会,一名负责人说《人民日报》之前发了篇社论,根据他的“经验”,他判断中日就钓鱼岛会有一战,因此希望献县的企业再交税,支援国家。”
他说,税务所要七八万元,相当于他全年纳税额的五六倍,是他多半年的利润,“这钱交不起”。会后,乡税务所给了他一个办税员的银行账号,而非对公账户。这让他更加坚信,这钱并非合法收取。
“过头税是竭泽而渔”
面对“过头税”,中小企业主们认为经济不景气情况下,政府应与他们共度难关,而不是征收“过头税”杀鸡取卵。
在采访中,一名企业主说他一直拖着,至今没交。他不愿交,如果交了,不如干脆停业。
“企业越穷,他们越收不上税。他们收不上税,完不成任务,就朝企业要,那企业不就更难吗?”这名企业主认为,企业困难收过头税,会令他这样的小企业加速死亡,“企业倒闭了政府又朝谁收税呢?”
在媒体采访中,听到过在企业主中流传的这样一则消息:小企业要求预交了一两百万的税款,资金流断了,只得向银行贷款交税。
企业主们认为,如果来年经济回暖,那预交税的窟窿会很快被补上。但如果经济持续低迷,小企业根本就毫无退路。
“在当前地方刚性民生支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税收下滑无疑加大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但越是税收乏力,越要警惕“过头税”,“过头税是竭泽而渔”。
遏制“过头税”需从根本上改革
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说,对于“过头税”等问题,必须从财政预算约束、地方财权与事权匹配以及税收体系完善入手进行改革。
对于遏制“过头税”的有效办法,刘尚希提出他的观点,“在财政收入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人们渐渐过惯了“好日子”,容易形成惯性思维,以为财政高速增长理所当然。而财政收入转入低速增长,则为推进政府收支改革带来契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当前的中国,调结构的任务紧迫。“我们不能再以牺牲调结构为代价,主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公共投资而硬性实施财政扩张。”
(中国经济网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