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银行系基金第三次扩容 基金拼爹白热化

2012年11月20日 01:02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谈佳隆 实习生 王丹璐︱北京报道

  “二级市场很不好,现在基金募集销售已经很困难了,如果新政出来后,几乎所有银行都可以做基金,借助银行网点优势,会让那些没有银行背景的基金公司越来越难做。”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微博]基金销售负责人王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未来,基金募资销售‘拼爹’的局面会更加白热化。”

  近两个月,关于银行系基金将第三次扩容的政策信号频出。先是今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一次电话会议透露,央行已把“扩大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的报告上报国务院。此后,证监会基金部主任王林公开表示,监管部门将配合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以适当扩大商业银行范围。

  三次扩容

  根据此轮扩容试点报告透露的信息,扩容不仅仅包括尚未拓展基金业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包括数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如果政策落地,这意味着我国绝大部分银行资产都可以设立基金公司。

  银行做基金最早源于200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该文件直接促成了首批银行系基金公司设立审批。依靠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背景,工银瑞信[微博]、建信基金[微博]、交银施罗德基金[微博]管理公司先后成立。

  到了2007年,银行系基金扩容,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分别组建了农银汇理、浦银安盛、民生加银三家基金公司,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分别通过运作控股了中银基金和招商基金两家基金公司,光大银行[微博]平安银行和邮政集团分别设立了光大保德信、平安大华和中邮创业三家基金管理公司。

  “银行系基金扩容是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趋势,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也有利于进一步壮大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目前,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一些尚未设立基金公司的商业银行已设立基金公司筹备组。城商行也早已跃跃欲试,北京银行在2008年8月便“正在筹建一家基金公司,力争成为首家涉足基金领域的城商行”,后因为证监会一度暂停新基金公司的审批,使得该计划搁浅。记者通过采访获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规模较大的城商行现在正在积极筹备,但他们不愿意透露筹备进展。

  存款分流,应避免存款人受损

  在连平看来,银行设立基金公司,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一站式满足其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有利于其增加基金管理、基金代销和基金托管(通过相互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从而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

  与其他基金管理公司相比,银行系基金的优势在于可以较为便利地依托银行庞大的客户基础和分销渠道,迅速扩大基金管理规模,降低运营成本。

  银行系基金的扩容本身也是一种利益的分享,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只有为银行增加新的盈利渠道,才能补偿原有政策措施退出后的损失。有观点认为,从长期看,如果基金公司经营十分成功,有可能将其他银行的客户吸引过来,从而带来存款,客户群体的不断壮大则有可能使银行的存款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系基金扩容可能会导致作为母公司的银行存款被分流、存款增速下降;而同时,其管理的基金资产又不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反而可能会因此而放缓。”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微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银行存款分流基金的情况出现时,应该注意对于存款人的财富的保障。在资源调用进行主营业务的投资过程中,若防火墙不完善,会直接造成存款人财富的流失。投资失败造成的资金无法兑现,是银行面临的一大问题。

  银行:更愿意推销“亲儿子”

  事实上,银行系基金并没有在基金整体排名中形成势力,在前十大基金中,只有工银瑞信入列。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基金在股票等权益类投资领域,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业绩主要依靠固定收益类产品来维系,除了通过货币基金扩张规模之外,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也使其快速成长。

  但银行系基金的渠道优势,还是让非银行系基金心生紧张,担心基金“拼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长信基金[微博]的一位内部员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银行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很令我们羡慕,在渠道上有很大的优势,对规模的提升,尤其在低迷市场下的规模提升有很大的支持。”但在记者采访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基金公司担心银行系基金做大之后抢占市场份额。

  “银行和基金公司之间的关系有点‘又爱又恨’,基金采用的是公募性质,那就必然有个渠道的问题,银行无疑是个人资金流最为密集的地方。大部分基金公司,特别是中小型基金公司对银行有一种天生的依赖,但依赖银行则是要付出‘渠道费’代价的,这个费用是高昂的。”富国基金一位基金投研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连平看来,银行系基金可以较为便利地依托银行庞大的客户基础和分销渠道,迅速扩大基金管理规模,降低运营成本。这是很多非银行系基金公司所不具备的。

  正是在这一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选择了“脚踏几条船”,这些基金也在试图摆脱银行渠道的束缚,希望通过多种平台拓展业务,例如通过网络直销平台或借助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诺亚正行(上海)基金销售投资顾问有限公司CEO章嘉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基金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第三方只是其中的一个渠道,充分的竞争会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利益,也会有利于基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基金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循环。

  不过,不少基金则认为,“脚踏几条船”是被迫的未雨绸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基金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系基金扩容之后,意味着‘亲儿子’产品会明显比‘过继儿子’产品更有意愿被推销。更为重要的是,原本积极代销基金的正是那些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这些银行自己无法卖基金,所以愿意和基金公司合作,而一旦扩容放开,则情况可能完全不同。”

  在采访中,不少金融业界人士坦言,在银行系基金扩容的背景下,老牌基金的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撼动,而小基金的出路可能会进一步被边缘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张德江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 孙政才兼任
  • 体育NBA-詹姆斯蝉联周最佳 上海签约阿里纳斯
  • 娱乐汤唯遭时尚杂志曝料称其爱装并耍大牌
  • 财经新浪金麒麟论坛今日举行 嘉宾和议程
  • 科技南京电信20M光纤宽带上传仅1M遭诟病
  • 博客流浪儿童死于垃圾箱该谁辞职 古代钱多重
  • 读书文化新观察:江南style凭啥红?
  • 教育官二代北漂5年受挫 靠拼爹回家当公务员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尹中立:美国楼市复苏将打压中国楼市
  • 鲁政委:中国热钱之争
  • 张五常:寿山石雕艺术的伟大与悲哀
  • 赵伟:诺奖青睐和谐社会设计者
  • 汤敏:让农村金融更普惠
  • 叶檀:征收房产税大势所趋
  • 陈虎:酒鬼酒会否触发白酒业滑铁卢
  • 陈思进:在北美 退税支票不是好拿的
  • 黄鸣:惠民补贴不是中饱私囊的大蛋糕
  • 章玉贵:美国财政走上悬崖?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