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经济危机改变运动

2012年11月12日 23:2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 | 上海、四川乐山报道

  上海网球人口倍增的同时,澳大利亚、英国等地的网球人口正在迅速减少

  2012年10月14日德约科维奇在上海战胜了穆雷,首次获得上海ATP大师赛的冠军。

  如果把这场胜利描述为贵族运动在第三世界的崛起,未免小题大做。然而,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球这一传统贵族运动中的表现日益耀眼。“公主”辛吉斯之后瑞士女网已经悄无声息;“奶牛”费德勒也已迈入老当益壮的阶段;穆雷没能改写英国人70年来未赢的温网冠军的历史;阿加西、桑普拉斯等已经属于美国男子网球数年前的神话。

  世界在改变,运动也在改变,无论是网球还是其他。

  上海网球人口的递增

  在上海ATP1000大师赛开票仪式上,上海久事赛事总经理姜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海的网球人口已突破了92万人,而这一数据在2006年时,仅为54万。”

  上海久事赛事在其主导的《上海网球市场研究》项目中,详细地描述了近年来上海网球人口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比如,在2012年的调查中,调查对象年龄涵盖7~70岁的居民,调查区域包括杨浦、徐汇、普陀和闵行,共获得9432人次有效数据。

  此次调查对网球人口的定义颇为严苛,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在网球场打过球;备有私人网球拍以及打球频次至少每周一次。

  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上海网球人口占上海总人口比例为4%,自2006年到2012年上海网球人口增长率为17.8%,2012年上海网球人口比例为4.7%。保守测算,2011年上海网球市场消费约 15 亿元。

  上海网球人口的打球频率较高,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有定期参加这项运动的习惯。

  网球作为一项传统的绅士运动,参与人群的学历和收入都普遍偏高。

  调查显示,打网球的人士中,一半学历为大专及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占16%;有一半为学生;中层管理人员、公务员、私营公司老板以及专业人士的比例达到31%;网球人口中家庭年平均收入高于8万元的比例达到48%,有10%的家庭平均年收入高于50万元。

  在所有样本中,2000年前开始打网球的人口只占8.32%;2000年至2005年参与网球运动人数平均每年增长在3%以上;2006~2007年该数字增长至7%以上;2008年~2011年每年都有10%以上的人加入网球运动。

  其中,三年内打过网球,备有网球拍,并且到网球场打过网球的人群中,2006年以后开始打网球的比例较高,达到69.7%。

  2011年上海网球人口的人均消费为1687.66元/年,总体市场份额为15亿元。其中网球场地费用、购买网球装备费用以及接受网球培训费用占网球人口支出的绝大部分,达到1419.2元/年。其余支出项目包括网球陪练费用以及现场观看网球赛事费用等。

  与上海网球人口日益增多,以及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不同,在网球更为普及的传统之地,这一运动正处于下坡路上。

  下坡路上的强国

  网球,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

  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士喜欢在教堂回廊里用手掌击球,后来成为宫廷里的一种室内消遣娱乐活动,这便是最早的网球。

  大约在1358年~1360年间,这种球类游戏从法国传到了英国。从此,网球开始在英国流行,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一种娱乐活动,所以又称“贵族运动”。

  1874年,在百慕大度假的美国女士玛丽。奥特布里奇在观看了英国军官的网球比赛后,对这项体育活动颇感兴趣,于是将网球规则、网拍和网球带到纽约。在美国,网球运动最初是在东部各学校中开展的,不久就传到中部、西部,进而在全美得到普及。

  上海体育学院长期关注着网球运动的发展,累计了近年来各国居民参与此项运动的数据。

  《瞭望东方周刊》获得的数据显示,在英国,每周运动一次、每次运动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的人口中,网球的比例正呈下降趋势。2007年度英国的网球人口为48.75万,占运动人口的1.18%;2008年这个数字为53.09万人,占1.27%。

  明显的下降从2009年开始,当年10月至次年10月,英国的网球人口只有43.75万人,占运动人口的1.04%。而在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这一年中,网球人口继续下跌至40.22万人,只有0.95%有运动习惯的人继续打网球了。

  而在每月运动一次的英国人中,网球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08年有90.82万英国人每月打一次网球,2009年只有83.41万人了。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这个数字仅为76.31万人。

  美国的情况比较理想,据2010年全美7岁以上居民参与运动数据分析,至少有12.3%的居民参与过一次网球运动,比上一统计周期上涨了13.2%。

  澳大利亚的数字让人颇为担心,作为每年四大满贯赛事的第一站,在这个国度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加入这一运动。由统计可知,2010年澳大利亚15岁以上居民参与网球运动的比例为6.0%,其中男性参与比例为6.6%,女性为5.4%。

  对比发现,2010年该数据较之2001年下降了24%,参与网球运动的巅峰数字出现在2003年,此后便一路下降。

  2010年时网球已经位于澳洲人最常参与运动的第六名,是除游泳和高尔夫以外唯一下降的运动项目,前两者不仅排名高于网球,而且下降幅度都只在5%左右。

  运动经济论

  2008年末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至今依然没有完全消退。它的影响遍布每个产业,体育运动当然也没有逃过。

  中国也是在这期间维持经济增长的少数国家之一,其200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5328亿美元,2009年则是49847亿美元。而这一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下降600美元,中等收入(包括中等偏上、中低和中等偏下)国家的人均GDP上涨了60至200美元左右。

  经济数据显示,直到2011年发达国家并未整体复苏。

  一般来说,高收入国家的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比例要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居民,在休闲文化方面的支出则会相对较高。但是经济危机也影响了他们选择运动的方式,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免费运动。

  根据2010年全美7岁以上居民参与运动情况统计,可以发现参与度下降的项目集中于“花更多钱”的区域:其中度假野营下降了12%、摩托艇下降了16.2%、射击射箭下降了16.7%、高山骑车下降了13.5%。

  新增了28.1%的居民选择了瑜伽,23.5%的人喜欢上了体操,10.3%的人开始越野跑步。

  在澳大利亚2010年15岁以上的居民中35.9%的人以慢走作为平日的锻炼方式,23.5%的人坚持健身,游泳的人群占13%,跑步则达到10.6%,还有11.8%的人喜欢骑自行车兜风。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群选择了以上5项运动方式。

  不爱运动的年轻人

  放弃固有的运动习惯,并不仅仅因为经济上带来的压力。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沙发土豆”的电视、电脑一族。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被证实。

  法国一家心脏病研究机构日前公布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法国青年一代不爱运动,再加上其他一些不良生活因素的影响,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根据此项调查结果,每天自觉运动不足30分钟的15岁至20岁法国青年人高达27%,更有15%的法国青年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适当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专家指出,27%的法国青年人每天自觉运动不足半小时,22%的青年人已经开始吸烟,还有24%的青年人不喜欢吃水果和蔬菜,如此种种都令人感到十分担忧,因为这都是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的生活因素。

  对于法国人而言,激起青年人运动的兴趣已经十分紧迫,应该鼓励他们每天走路上学,而不要再开车对他们进行接送;还有就是要鼓励青年人尽量选择楼梯,远离电梯。

  在中国情况也并不乐观。2012年8月卫生部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提出:15年间,中国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的意识在我国显然远远不够。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83.8%从不参加业余锻炼,其中城市为73.2%,而且这一数字低于2002年的78.4%。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他们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

  锻炼的时间用到哪儿了呢?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有4.6小时用于阅读、看电视、使用电脑等静态行为,18~29岁静坐行为时间最长5.4小时,并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

  玩起来很简单

  高消费的运动被经济压力所限制,最简单的运动被“沙发土豆”而挤压。失去良好的运动习惯,我们将在经济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其实,运动并不难,玩起来很简单。当越来越多的成人和青少年被电视、电子游戏、更多高科技的事物围绕着时,也有一些人坚持最质朴的运动习惯,和一颗从运动中体会快乐的心。

  2012年8月24日,姚明出现在乐山的2012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现场,观看了孩子们的最后一轮比赛,并在现场与参加训练营的孩子们进行了互动。

  姚基金和奥妙共同参与组织了此次篮球集训比赛,乐山的活动是2012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最后一部分。

  此前,几十位志愿者篮球教练已经深入各地小学支教长达半年。阿坝州宏源县深圳福田希望小学副校长文春雨也带队参加了从8月18日到8月25日为期三天的训练营和四天的篮球比赛。

  文春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学校的孩子,多数住在偏远地区,长期住校。生活条件算是艰苦,每个孩子国家每月补贴150元的伙食费,自己再交80元。不过大家都特别喜欢一起运动打篮球。”

  阿里巴丹是该学校四年级的学生,“我从一年级就开始打球了,特别喜欢跟同学们一起运动。我的家离学校有50公里的路程,半年才能回家一次,平时的生活里只有同学和学校。”他说。

  活动组织者之一联合利华中国奥妙品牌经理刘小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孩子玩起来’的主题活动,鼓励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和探索,从而更好地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玩’出更好的未来。”

  (本刊特约撰稿刘晨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云南昭通撤销对跪访温家宝农妇拘留决定
  • 体育国安帕切科完成解约 邓加接中国球队邀请
  • 娱乐王石携新欢回国首度坦诚谈婚变(图)
  • 财经酒鬼酒塑化剂门后复牌跌停 未提是否召回
  • 科技小米盒子生死时刻:广电总局着手调查
  • 博客王石携田朴珺回国谈婚变 90年代的北京
  • 读书因故未授衔的20位高级将领(组图)
  • 教育高校行政权力膨胀使教师奔钱奔官
  • 育儿男童幼儿园内生殖器被撕裂调查无果
  • 如松:中心城市的房价不是安全岛
  • 张卫星:中央集权政府是中国最优选择
  • 金岩石:双倍增目标能实现吗
  • 郑风田:城里为何难买便宜大白菜
  • Kingsley:日元快速贬值背后的金融语言
  • 章玉贵:资源为王时代的中国经济软肋
  • 林园:食品安全问题对酒业龙头没影响
  • 李山泉:外资买A股符合中国未来趋势
  • 马光远:白酒业应直面公众对塑化剂的质疑
  • 杨天南:股票投资到底如何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