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中国制造转战东南亚 工人月薪400元土地1美元

2012年11月02日 01:11  经济参考报 微博

  记者 王秋凤 张捷 南宁报道

  寻求更低成本、规避贸易壁垒是企业向东盟转移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制造业的“东南飞”现象,与目前我国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密切相关,同时规避贸易壁垒也成为重要驱动力。不过,有专家学者表示,由于中国近年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仍然不会改变,“中国制造”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制造业“东南飞”呈现两大趋势

  近期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参加博览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制造业“东南飞”呈现两方面的趋势:

  一方面是原本投向中国的外资开始向东盟国家转移。耐克运动鞋工厂从中国“转战”越南即生动说明了这一点。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全球第一,越南当时的份额只占13%。随后,中国产量逐步下滑,越南的产量逐年提升。2009年,中国和越南的耐克鞋产量就一样了,都是占全世界36%。2010年,局面发生逆转,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耐克鞋生产国。

  据联合国[微博]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2012年进行的一份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东道国排名中,印尼和泰国的排名大幅提升。报告认为,由于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东盟各国在制造业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

  另一方面,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也出现向东盟国家转移趋势。广东是电子、IT产业的“世界工厂”,电脑配件生产占全世界的60%,电子配套能力占全世界的90%以上。然而,广东省电脑商会会长陈芝华说,近年来,大量广东电子企业将生产车间转移到了东盟国家而不是中国西部地区。

  制造业向东盟国家转移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耐克公司逐步把定单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的这十年,也是越南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十年。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以来越南制造业产值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同时,越南的制造业开始转型升级,从以往只能生产初级品向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自行生产成套机械设备,在汽车、造船工业领域也有进步。

  但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世界工厂”地位遭遇了挑战。据贸发会议7月5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6%,而中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到8%。一些西部地区的基层干部也表示,近年来,由于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竞争,西部地区要承接发达地区和东部产业转移“要花费更多精力和力气”。

  寻求更低成本是制造业“下南洋”首因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开拓东盟国家更为广阔的市场外,寻求更为低廉的成本、规避贸易壁垒是制造业向东盟转移的两大主要原因。

  ——寻求更为低廉的成本是企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首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陈佳贵说,目前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东部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必然上涨,环境负荷不断加大,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而目前,东南亚国家的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各方面成本相对低廉,正好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机会。

  广东省电脑商会会长陈芝华说,相比中国,东盟国家劳动力、土地价格更为便宜。他举例说,在柬埔寨,一个生产线工人的工资成本400元左右,且不包吃住;同时土地价格只需1美元一平方米,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很大吸引力。

  ——规避贸易壁垒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陈佳贵说,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与欧美不少国家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出于追求贸易平衡、逼迫人民币升值、争取大选选票等考虑,欧美国家往往倾向于制造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增加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壁垒。但欧美国家“即使不从中国进口,也需要从其他地区进口”,制造业转移至东盟国家可以有效规避这些贸易壁垒。

  同时,制造业向东盟转移有利于规避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柳州市是中国汽车制造五强城市之一,2011年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汽车产销总量的8%以上。柳州也有意在东盟建设汽车生产基地。柳州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顾章伟说,当前中国向东盟国家的整车汽车出口面临较多贸易壁垒,但如果柳州汽车业将制造基地转向东盟,可以利用柳州汽车工业的技术、资金优势,扩大出口。

  中国制造主导地位短期难撼

  尽管“中国制造”遭遇了“东盟制造”的挑战,但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业仍然具备强大优势,我国在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制造业产业链以及劳动力素质仍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陈佳贵判断,未来尽管会有一些企业“转移出去”,但是量不会很大。他认为,尽管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但劳动力质量不如大陆,当前中国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劳动力素质比较高,“这是目前大多数东盟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同时,相比中国,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辉说,东盟地区一些国家基础设施不是很理想,加大了投资压力,延长了建设周期。

  专家认为,即便有一部分外资企业转战至东南亚国家,但这些外资企业也必然会遇到产业链条重构的压力。事实上,这些已经或者正在“下南洋”的外资企业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形成了很难完全切割的关系。这些企业虽然离开了中国,但从未来的上下游关系来看,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中国制造业这个大体系。陈芝华说,当前东盟电子产业配套不完整,不少零部件都必须从珠三角运过去,增加了物流和时间成本。

  专家认为,中国对外资依然有足够的吸引力。据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对30家著名跨国公司的跟踪调查,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许多跨国公司仍然积极布局中国,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多数大型跨国公司都加大了在华投资,并进一步强化其在华战略布局。

  专家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仍将引领制造行业,依然占据优势地位。

  中国-东盟制造业“合作大于竞争”

  专家建议,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优势互补

  记者 王秋凤 张捷 南宁报道

  尽管制造业向东盟国家转移给“中国制造”带来挑战,但多位中国和东盟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东盟间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合作大于竞争”,中国与东盟之间制造业合作依然是主旋律。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制造业“东南飞”趋势下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共赢,关键在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部有计划地推进产业的“梯度转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产业梯度转移首先需要认清楚当前中国-东盟自贸区内的产业结构。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微博]说,目前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存在三个梯度,中国东部和新加坡处于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中国西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是工业化中期;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是工业化初期。中国和东盟要针对这一发展梯度,根据各自比较优势,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多赢,除了中国国内东部向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外,还要实现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转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陈佳贵认为,中国与东盟要实现“产业的差异性布局”,即要结合中国目前产业结构升级转移的战略,将一部分制造业的能力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低廉的东南亚国家,既解决当地劳动力与相关产业发展,也优化中国国内产业布局。具体而言,中国要避免继续将制造业锁定在中低端产业,而是通过向东盟国家转移一些低端产业,借此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对于如何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专家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操作性建议。

  首先是发挥华商的作用。辜胜阻说,产业转移中华商的作用不容忽视,华商具有实力雄厚、影响巨大的优势,世界华商产业资产超过3.9万亿元,其中80%集中在亚洲,在产业转移中可以起到桥梁作用。

  其次,建立中国与东盟先进制造业科技合作的协调机制。中科院院士潘际銮建议,充分利用现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加强科技合作分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员会以及银行合作分委员会的横向联系和相互配合,从而加速中国科技成果在东盟的推广,助力中国先进技术研发。

  再次,发挥产业园区的作用。专家认为,产业园区是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发展理事会首席执行官拿督哲巴星甘·艾萨·约翰说,“产业园区不但能够为中国的企业提供好的投资目的地,也能够为其他的公司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一些专家觉察到了中国-东盟贸易过程中“劳动力转移”的趋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英国科学院院士詹姆斯·莫里斯说,在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转移,由此带来很多贸易转移。“我们可以在越南看到韩国工人。即使在自贸区成立以后,我们也可以预见这样的劳动力转移现象。”

  有专家认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或将成为趋势。鉴于此,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王一江建议,应参考欧盟、北美和其他一些先进自由贸易地区的经验,试点开放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目前我国对中端劳动力还没有正式的开放政策。而据詹姆斯·莫里斯介绍,对欧盟来讲,目前正朝一个完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来发展。“通过建立一个完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欧盟成员国的劳动人员可以在成员国家无障碍就业。”

  王一江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显示,数以万计的劳动力涌向珠三角地区,给制造业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另一方面,当地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又吸引了大批劳动力继续转移,将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中国制造业的中心。

  他建议,中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由于工资福利的上升,较东南亚竞争力下降,可以考虑在广西沿海航空、海运、陆地交通便利的地方,比如北部湾,划出一片地区作为劳动力流动区域,允许东盟国家的劳动力前来寻找到工作机会并就业,并通过这片区域进入到中国其他地区。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中国充分利用东盟国家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使全世界投资者,包括全中国的投资者找新的投资场所。”王一江说,劳动力转移之后势必会引起制造业转移,下一个“中国制造”的热土又将崛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
  • 体育中国围棋泰斗陈祖德九段病逝 享年68岁
  • 娱乐微博吐槽两泡妞神器:王石烧肉PK李晨心石
  • 财经分析称王石夫妻2007年已有财产分配方案
  • 科技苹果推iOS 6.0.1更新 修正WiFi连接
  • 博客白灵:我不是同性恋 秘制红烧肉(图)
  • 读书巾帼不让须眉:中国的女将军们(组图)
  • 教育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 10余万人“啃老”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
  • 健康女人能做几次流产 喝胶原蛋白能不能美容
  • 女性超模预测潮流趋势 追忆爱情天梯主人公
  • 尚品伦敦亿元豪宅盘点 帐篷酒店的诱惑
  • 星座漫画冤孽星座配对 11月12生肖运势
  • 收藏邮票投资像炒股 2000多万玉器盗案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