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去年同期增长2%,高于7月份的1.8%。这标志着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在短暂走低之后重新回到“2时代”。有分析人士认为,通胀率反弹趋势值得“警惕”,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中国仍有刺激经济的空间。但也有观点认为,在前期货币政策频繁使用后,CPI反弹可能让政府刺激政策的幅度受限。
是企稳还是温和反弹
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报道说,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通胀水平在7月份触及近30个月低点后“温和反弹”。其中,食品价格增幅领跑消费品大类价格。法新社9日报道称,由于天气异常和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逐渐回归到今年3月份以来的高位,成为驱动通胀回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8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5%,增速创34个月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创39个月以来新低。以上两项数值增幅均低于市场预期,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出产能力和企业利润的继续下滑,使得关于中国经济可能出现“局部性崩溃”的担忧加深。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7月份相比,8月份CPI微升至2.0%,没有继续下降,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CPI能够稳住,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将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也认为,虽然把CPI水平降到4%以下是这几年宏观调控的目标,但CPI水平也不能一味低,尤其是低于2%,将会给就业和信贷市场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影响经济持续增长,所以CPI从7月份的1.8%回升至8月份的2%,已经达到了宏观调控的最佳空间。
中央寻求“刺激经济穴位”
路透社9日评论称,今年1-8月CPI同比上涨的均值为2.9%,这显示中国总体通胀率依然处于近年来的较低区域,也为经济刺激方案提供了空间。
德意志证券旗下“国际新闻网”认为,8月份CPI反弹可能表明政府前段时间的宽松政策开始显现效果。但CPI反弹将增加政府在平衡增长和通胀政策时的复杂性。悉尼一名咨询师说,“在应对这些不同方向的价格和经济走势时,中国将遇到非常大的政策难题”。路透社认为,货币政策行动空间已经因通胀反弹,以及经济决策层内部对于央行过度注入流动性后果的担心而缩减。
在“收起货币杠杆”后,法新社9日援引经济学家的评论称,中国政府将更倾向于扩大财政支出,以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刺激经济穴位”。本月初,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连续公布批复数十项基建项目,这些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对此,《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期待用“新罗斯福新政”色彩强烈的城市化建设刺激经济,但是也有舆论担心,基建工程群起上马无益于刺激需求,反而会造成诸多浪费及银行不良债务的增长。
通胀“2时代”或将延续
对于中国通胀和经济长期走势,《华尔街日报》称,由于经济刺激方案将继续推行,中国国内通胀率未来可望继续反弹,中国通胀率的“2时代”将延续,但是显然中国政府已经为通胀率设定“警告线”。
徐长生对《环球时报》表示,此前不少市场分析者认为今年的“谷底”在二季度,而就目前诸多迹象来看,似乎“谷底”还将延伸至三季度。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国际经济环境恶劣,外部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国内尚未出台太大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
因此,徐长生认为,目前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需求的增长幅度在放慢,消费略有收缩,投资也增长乏力——作用都有限,这些困难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付出的代价。可以说,现在正是中国经济的困难时期,但只要内外部的因素逐步向好,明年经济形势就会好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