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推进工业现代化需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高效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4日 14:16  人民网微博

  人民网(微博)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常红)今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指出,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强国转变,要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被划分了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连续30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人均国民收入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产业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从一个农业大国成长为工业大国,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是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打造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提出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整体上还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核心技术突破还是制约我国科技现代化水平、技术体系先进性提高的瓶颈因素。因此,必须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要仅仅强调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还要强调原始创新,重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

  第二,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建立现代的产业体系。围绕工业强国战略的重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战略使命和发展定位要有所转变。第一产业的战略使命主要体现在对工业发展的市场贡献方面,也就是要通过给农业以资金支持,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增加“三农”对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而促进工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战略使命和发展定位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使其成为吸收富裕劳动力主要渠道,既要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要承担由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改善而产生的工业富裕劳动力问题,二是随着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和制造服务化的发展,推进我国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并进一步为我国由工业强国到服务业大国奠定基础。

  第三,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管理组织科学化,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这涉及到工业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

  相关阅读::“中国制造”加快升级转型 提升工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 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中国推进工业现代化需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高效管理中国正面临资源环境、收入差距拉大等六方面挑战中国建设工业强国需要有20年时间规划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正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断裂已致3死5伤
  • 体育西超级杯首回合-梅西进球 巴萨3-2胜皇马
  • 娱乐台湾淫魔富少自首 当庭否认迷奸偷拍
  • 财经住建部:正研究措施强化楼市调控
  • 科技韩法院判苹果侵犯三星专利 部分产品禁售
  • 博客央视提前做刘翔退赛预案的幕后事
  • 读书老兵忆越女兵色诱细节 民国艳舞表演(图)
  • 教育中国成美野鸡大学富矿 年敛财10亿美元
  • 育儿奥运冠军代购洋奶粉 猥亵儿童多熟人作案
  • 健康大话减肥NO8:挥汗如雨不减肥反害病
  • 女性女星初秋白衬衣浪漫混搭 个性奇趣手袋
  • 尚品狂欢上帝之城里约 秋季绅士风衣搭配
  • 星座灵肉合一的组合 测试他为啥不爱你
  • 收藏鉴宝:科技检测难敌造假 不仅是娱乐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