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9日电 备受关注的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正式拉开大幕,这是继去年之后,中央部门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等信息。与去年相比,今年各部门公布的时间会尽可能集中;从已经公开的部门来看,亮“细账”、重“节流”、严控“三公经费”规模成为显著特点。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亮出“细账”
截至目前,已有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审计署、新华社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决算书。
在今年中央部门集中公布“三公经费”之际,不少专家呼吁“三公经费”应明确概念,账目公开应细化清晰。
从已经公开“三公经费”的几个部门来看,与去年相比,今年“三公经费”一大特点是亮出“细账”,公开的决算内容更加丰富,并对各项收支数据作出详细解释,此外还增加了大量图表,以便于公众理解。
以中国地震局为例,该部门详细列出了去年5600多万元“三公经费”的去向,其中因公出国(境)639.74万元,安排出国(境)团组154个、425人次;公车购置及运行费3562.93万元,其中新购车12辆,支出294.57万元,平均每辆24.55万元;47个二级预算单位用车保有量1082辆,全年运行费支出3268.36万元,平均每辆运行费支出3.02万元。车辆运行支出主要用于地震台站巡查、野外探测、野外科学考察、地震应急救援、单位机要文件交换、市内因公出行等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此外,公务接待费支出1404.76万元。
“三公经费”支出额多低于预算规模
除了细化“三公经费”账目外,今年已公开中央部门中, 2011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多低于预算规模,更注重“节流”。
国土资源部 2011 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3,786.49万元,实际支出3,535.78万元,比预算减少250.71万元,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均控制在预算规模内。
中国地震局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5,770.37万元,全年支出5,607.43万元。
审计署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687.06万元,全年支出决算数为2466.61万元(含使用上年结转资金87.46万元)。“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同样明显低于财政拨款预算。
中央政府立法表明严控“三公经费”决心
今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会议将“推进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作为今年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中央部门集中“晒三公”前夕,国务院于7月9日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行。这是中国首部专门规范机关事务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
该《条例》直击“三公经费”,要求严控“三公经费”规模和比例,不得采购奢侈品、超标准的服务或者购建豪华办公用房。
虽然《条例》尚未付诸实施,但从目前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的情况亦可见政府约束“三公经费”的决心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趋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相比去年,今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更加积极主动,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全面细化“三公经费”等信息,更便于公众清晰地了解各部门财务状况,意味着财政信息公开的又一进步。
|
|
|